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罗曼·罗兰(法)
上周发的文章《创业团队从0到1,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与职业成长之路》,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我在这里把握的回答汇总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读书
Q1:您提到这几点书籍,是您都看过了?还是您让旗下公司员工都必读?交互设计、UI设计、需求制定、产品调研、用户研究、技术知识、数据分析、市场营销、行业认知、产品规划、项目管理 这些书籍,是这个领域内权威或榜样型书籍吗?还是说不会那么全面?
A1:这些书基本都看过,我每天都保持看书的习惯,上下班路上2个小时,一周5天,周末看书和写总结。正所谓“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越是专业岗位越需要持续地修行,没有什么是一触而就的。另外,读书的关键还是要带着问题去看书,通过阅读找到思路和答案,头脑中没有问题是不可能读好一本书的。
对于员工来说这些书籍是必读的,因为我列的这些书有一定价值和权威性。但可以不需要通读,关键是头脑中留个印象,遇到问题的时候,能自己先找答案,而不是傻啦吧唧的拍脑袋。另外。一个领域的里面的书大多数都相似,书往往都是越读越薄,最关键是从里面提取你需要的信息。
Q2:您认为有这些领域的书籍理论后,需加上多少的项目实践才能真正达到所谓合格优秀的产品经理呢?
大学四年的学习,我们很多的科目就算考过了,毕业后也忘了。所以看书又有何用?毕业许多年后的今天,我还在在看的书,高数、线代、概率论。为什么要看这些书?
因为我们公司做的是人工智能,头脑中有问题,所以想要看书。真正的看书是边实践边阅读,而不是看完了再实践。看书与产品经理是否合没有直接关系,是不是合格的产品经理,取决于你做事的方式:
1. 能否清楚地看到问题:这要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有敏锐的洞察力;
2. 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做决策不拍脑袋,能为自己决策找到依据;
3. 有没有很强的落地能力:有思路了以后需要推动团队执行,这个时候不能过于教条;
4. 能否持续迭代自己:虚心学习态度;
基于以上4点,看书是让你获得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也要避免教条主义。
关于能力模型
Q3:每个产品经理优势都不一样,有些人对C端更合适,有些人对B端更合适,您这些是否都适用于每个人?
A3:还是类比大学吧,有专业好的,也有很多人专业成绩不好的。难道专业出成绩不好的同学,真的就是没有用的吗?很可能只是大学的教学方式有问题。我的列能力模型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我只知道我们团队现在需要这样的人。
但是大道至简,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背后知识也总有些相通的地方。对于我的产品经理能力和核心就是人、技术、商业,这源自IEDO的Design Thinking。
国外专家也有用UX、技术、商业三个环代表产品经理的能力,但本质和IDEO的模型没有差别。
如果说大家觉得腾讯的更加权威的话,你也可以按腾讯的这个来培养自己的能力。
但是千变万化发现还是离不开上面“人、商业、技术”三个能力圈。但因为行业和业务需求不同,每一个企业对于产品经理的岗位需求都可能会有点区别。我设置的能力模型,也仅代表自己公司的目前需求。
Q4:如果这些前提的知识都是通用型的,是不是就可提炼到一个产品职业人的规范化培训的体系中,让入门的产品人,可快速上手。
A4:做产品这件事情,可大可小,简单是上面的三个环,但涵盖的东西实在太多。不是哪一个培训班两个月就能教会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我的要求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入手,但是你也可以从技术入手,或者运营入手,但最终都殊途同归。不过有规范总比没有套路总比没有套路好,这就像练武术套路和散打的区别。
关于自我提升
Q5:见过很多产品人,理论套路讲的头头是道,实际项目落地能力实在堪忧,请问如何去回避这类问题呢?
A5:我见过厉害的销售,他能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把一些专业术语背得头头是道,他只负责把东西卖出去,但是真正的产品经理应该是专家型的人才,他懂得并不是这些专业术语名词,而是知道怎么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关键还是实践。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专家,连一些常见的术语都不知道的话,那说明没有眼界,也很难获得人的信任。
Q6:见过不少产品人,实干能力很强,项目落地实力惊人,但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方法论)的指引,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请问这类产品人,他们又该怎样突破?
A6:我见过一些聪明的人,靠着小聪明和灵感做事,这种人有小成难以大成。我也遇到过许多,又聪明又善于学习的人,这些人是我真正敬佩的。另外,当人变得成熟的时候,已经不会执着于自己的小聪明了,而是更多地探究这个世界的真理。
每一次看书的时候,我并不满足于思考一个很细节点,我也会在想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我通过文章的方式,对于这些思考重新打包输出。就像我看算法,发现算法不仅仅是机器,而是人类或者这个宇宙的一种思维模式。
点燃探求真理的欲望。回归到孩童时代,点燃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对宇宙的好奇心。方能突破。
关于职业方向
Q7:你好 我本科是计算机编程专业 但学的不大好 较难做出成品。今年毕业准备考交互的研究生 跨专业很多不会的 需求分析、流程图写的不痛不痒 蛮焦虑 请问就我的情况关于后续 实习工作方面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A7:很多职业的选择,不是无路可走的选择,而是你的兴趣所致。交互设计本身就是跨学科的,但交互设计的经典书籍《About face》《用户体验要素》等作者都是程序员中的大神。可以读个UX专业。实习上面很适合走UX和产品的道路。但我面试的话,不会选择因为专业不好而转行的人。
Q8:老兄您好,我本专业是土木工程,大学自学的编程毕业敲了半年代码,很喜欢做产品,现在在自学Axure和仿写需求文档,请问老兄 现在不知道从哪下手着重学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8:产品三要素:人(UX)、技术、商业。懂技术是你的优势,但半年的技术开发经验不算多。喜欢做产品可以慢慢转,过程中补足另外两要素——人和商业。
关于新人
Q9:前辈,想咨询下。我入行没多久,也没人带。如果通过读书 真的是最有效的提高自我方式吗。有时候我觉得,读书挺低效的,不读却又不行。有没有其它方式自学来提高自我呢?
A9:如果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聪明的人点拨一下就好。关键是职业的态度和工作方式,在大的一些里面的leader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弄清楚“企业价值、行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关系,剩下的是自己驱动力。有没有人带,其实无所谓。新人如果能找到一个可靠稳定的平台走好自己前两年,弄清楚了自己的技能树,就算没能带也能成长。
读书是学习的最快捷方式,读书不需要通读,关键是提取你需要的信息。所以脑子里面面是否有问题,通过阅读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听书也是可以的。
Q10:创业公司还不是图便宜?以为新人好糊弄,殊不知新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朋友圈,加上外界,网络的影响,很容易离职!一个创业公司到成长后发展,就算发展成阿里巴巴之类,新人最后留下的留下的概率为0,这是事实不是玩笑。马云现在说的话被当作经典,殊不知他能成功你就不能成功,这个从来就没人想过这是为什么?也许根本就没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A10:说的是实话,新人留下的概率是比较低。但也不是要不得,这个要综合考虑吧。因为价格便宜,意味着Leader付出的更多教育成本,这个从交易层面来说是对等的。关键企业还是要明白当下的需求是什么,设置一个使用期限。所以招人的时候的能力模型是一个较为客观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