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报背后:腾讯云的攻势与焦灼

2019-11-14 10:23:56 浏览数 (1)

我们每天都会使用手机QQ、微信发送文件进行办公或社交分享,亦或是进行网络购物、聆听音乐······那么,在我们享受其网络便利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了APP启动界面下边的“某某云提供计算服务”那行小字?

当前大家能够享受即时交流、网购、订餐、打车出行等等便捷服务,都是云计算平台通过复杂的程序,逐一处理和分析网络数据请求后呈现出的结果。显而易见,云计算是继PC、移动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是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身为BAT之一的腾讯自然紧随潮流,速速加码云计算,投身这场战役。

日前,腾讯发布了最新的财报,财报显示腾讯云收入达到了47亿,与阿里云2020第二财季92.91亿元收入差距较以往大幅缩小,也是腾讯这份增速放缓财报下较少的亮点之一。

换挡变道,发力“云”端

2013年底,腾讯云正式全面对外开放,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云服务,依托QQ和微信两大平台,腾讯云接入了大量企业和个人用户,蓄势待发。只是,那时腾讯“家大业大”,刚出生的腾讯云还没有具体的部门对其统筹管理,被藏于主业慢慢孵化。

2015年,局势发生变化,云服务市场走上舞台。这一年,制造业不振、房地产泡沫隐现,传统企业急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技术进行转型升级。而且,消费互联网市场趋于饱和,产业互联网市场冉冉升起。普华永道报告预测,2025年,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市值将超过20万亿人民币。

产业互联网领域广阔的前景令人垂涎。同年,腾讯启动了“云 计划”,旨在基于互联技术,为传统行业与政企等领域的转型赋能,并公开表示公司未来5年在腾讯云业务上将投入100亿元。

由此,腾讯开始在财报中公开披露公司对云业务的相关部署及其收效。腾讯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腾讯云服务所归属的其他收入174.96亿元,同比增长81%,首次超过了社交网络,收入占比位居第二,仅次于网游业务。

紧接着,腾讯对外宣布进行架构调整,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就此诞生,由原腾讯SNG负责人汤道生任命为该业务的总裁。其整合了腾讯云、互联网 、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LBS等行业解决方案,进击产业互联网,作为刺激腾讯增长的新引擎。

腾讯“大刀”挥向自身的组织架构层面,将云服务单独“拎”出来,足以说明腾讯进击云市场的决心。正如马化腾在公开信所说的那样,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没有产业互联网支撑的消费互联网,只会是空中楼阁。

排兵布阵,不断蓄能

腾讯在确立了云业务地位之后,做的第二件事便是不断为之扩充体量。

1. 对外投资

在资本的世界里,扩充体量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投资并购。腾讯先以2.35亿元领投星环科技C轮融资,之后又完成了对Coding的全资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投资的星环科技专注于企业级容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平台的研发和服务,其服务范围覆盖金融、政府、交通、航空、物流等多个行业。后者的Coding是面向程序员、开发者的社会化云端开发平台。当下,Coding已累积100万公有云用户量,15000多家企业,170万个项目,交付超过30家私有云头部客户。

在此之前,腾讯还投资了灵雀云、安赛科技、销售易、长亮科技、东华软件等互联网行业的公司。这么一来,腾讯云的基础服务平台几乎建设完毕,确保为传统行业及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云服务,助推企业在云端构建专属自己的大数据生态。

2. 内部孵化

除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援,还需与内部资源协调、融合,才能将云计算的价值实现最大化。那么,“家大业大”的腾讯加速云计算成形的优势业务有哪些?

腾讯云业务的掌门人汤道生曾表示:“游戏其实特别适合放在云上。它的生命周期比较短,铺了一个区、几百台服务器,万一下一款游戏不火了,那这些资源就浪费掉了。所以,它对于资源伸缩性的要求,天然就适合上云。”

在腾讯云起步稍晚的状况下,借游戏之力进行突围是明智的抉择。腾讯云通过信鸽推送、应用加固等产品为游戏开发者提供计算服务,再加上公司在游戏运维方面的经验颇为丰富。游戏云良好的操作体验及产品保障,促使腾讯的游戏业务向上发展。

腾讯的王牌业务除了游戏,另一个即为社交。汤道生说:“现在还是娱乐视频,未来的医疗、汽车、零售都会用到视频技术,云的CDN也会是视频驱动的。”

随后,腾讯云将QQ社交服务的实时音视频技术作为突破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腾讯云协助QQ实现了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的裂变。彼时的腾讯云恰好乘着直播风口,为包括B站、斗鱼等平台提供超高宽带的CDN(内容分发网络)服务,触发了云计算能力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至此,腾讯云已基本显形并处于快速成长期。

3. 产品阵营

当游戏及直播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后,腾讯云士气大增,在政务、金融、零售、地产、出行、医疗等领域的布局也迅速铺张开来。

在政务云领域,腾讯云相继推出了包括警务云、工业云、税收云、气象云等不同类型的细分服务。其中,“粤省事”小程序是腾讯政务云的“头号标杆”。

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披露,“粤省事”上线不到一年半,推出的高频政务服务已从142项拓展到867项,页面总访问量高达27.3亿次,平台日均访问量超过1000万,累计业务办理量超3.4亿,实名注册用户突破2000万,每6个广东人中就有1人在使用“粤省事”。

此外,腾讯云还正式发布了“WeCity未来城市”,将以云计算为基础,对政务行业解决方案进行全面升级。据官方介绍,三年时间里,腾讯云与合作伙伴在全国22个省份实行项目落地,实现了25倍的增长率。

只是亮眼的成绩难掩腾讯云在政务方面的经验欠缺。早期涉足政务领域时,腾讯云曾上演以1分钱中标厦门政务云的闹剧,其以低价甚至免费的方式来获取用户的做法,掀起了舆论争议。

在金融领域,腾讯云已服务金融客户总数超过6000家,合作客户包含150多家银行,40多家保险公司,20多家证券公司,以及几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但是IDC公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排名中,阿里云已于今年10月25日率先摘得桂冠。

由此看来,腾讯云相当于刚学会开车上路的“新手”,在追赶竞争对手之时,还需不断学习和试错,才能真正发现适合自己的一套“上道”法则。

出征海外,奋勇搏斗

云端争霸,必定是一场全球战役,腾讯云也无一例外地卷入其中。当时,腾讯云运维中心总负责人徐勇州心里很清楚,亚太、北美和欧洲是公有云市场公认的三大主场,因而腾讯云最先选择了以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国香港作为出海的关键点。

2014年7月,开放了中国香港数据中心节点,预示了腾讯云正式“参战”全球云服务市场。官方资料显示,随着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数据中心的扩建,目前腾讯云已在全球开放25个地理区域,运营53个可用区。在可用区之外,腾讯云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超过1300个CDN加速节点。

据Gartner数据统计,2018年的腾讯云在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及IUS(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服务)领域的增速达到128%,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全球第6位,亚太区也上升到第四名,增速全球第一。

快速扩张必然牵动增长。在财报上,腾讯将云计算归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这类收入之中,根据公司2019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该项收入为228.88亿元,撇除备付金余额的利息收入影响同比增长57%。腾讯并未在季度财报中披露云计算的具体收入,但表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于2018年,我们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排名第二,并在全球市场位列前十。”

从各项数据来看,腾讯对云服务的投入依旧没有白费,换来了其高速增长之势。只不过,如此来势汹汹的腾讯云,面临全球高手“云”集,胜算有几成?

未来腾讯云,任重而道远

IDC发布的《2019Q1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公有云市场发展强劲,2019年第一季度公有云IaaS市场同比增长74%,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公有云市场。同时,随着国家对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视,云计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云服务发展空间大,腾讯云正在奋起直追,但是这仍无法保证它能一飞冲天,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1. “云”端险恶

腾讯云作为腾讯To B业务的重要转接口,现今已担起公司“第二增长引擎”的重任。虽然腾讯终于将云业务作为独立的运营部门,但是这朵“云”里仍埋藏着“雷”。

一是,2B数据不易转换,部门协调问题残存。众所周知,腾讯手里的数据资源主要是“2C”方面的,它和阿里云的“2B”性质大相径庭。阿里云相对基础扎实,其背后少不了“中台战略”这一推手。阿里特别设置中台,对海量数据进行统一整合,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

此前的腾讯架构,并没有像阿里那样的中台统一处理数据,各部门并未打通,部门协调问题频频出现,这直接造成了腾讯在技术算法层面的劣势。

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的张志东也意识到了这点:“在 ABC 时代,因为数据中台建设的缺课蛮多,除了在技术上会造成许多重复发明轮子的现象,在大数据的应用上,带来很重的数据墙和组织墙的问题。” 可惜,当时的他无暇顾及最终没能让腾讯更早些建设数据中台。 

而这次公司架构调整,特别组建了技术委员会,期望通过内部分布式开源协同,加强基础研发,打造具有腾讯特色的技术中台等一系列措施,促成更多协作与创新。

显然,该委员会的作用即是数据中台,打通各业务之间的厚墙,以增强其关联性,助力腾讯云完成“C2B”模式的转化,赋能传统产业。不过,如何将获取的“2C”转化为推进“2B”的燃油,则是技术委员会要最先解决的疑难杂症。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腾讯的组织架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合并“同类项”,但仍旧残留着有一些业务散落在不同业务部门中的情况,如何有效应对人事调动、资源分配以及权衡利益等也是困扰腾讯的一大难题。

二是,考验掌握技术“双刃剑”的能力。去年,腾讯云的一次宕机损失数据索赔1100万事件便是对云安全问题的警示。因腾讯云平台的操作系统云盘受所在物理硬盘固件版本bug导致的磁盘静默错误影响,创业公司前沿数控的文件系统元数据损坏,该公司向腾讯云提出千万元的索赔要求。

尽管,腾讯云最后与前沿数控误会消解,但这次事故却敲响了相关法律监管以及行业内对于重视云端安全问题的警钟。

企业或个人在云端存储信息是否会泄露?其存储的数据隐私会不会被非法利用?若因网络环境问题造成数据丢失的情况,谁来担责?法律上是否有相关的明文规定等等云服务的相关问题接踵而至。

我国网络安全法虽罗列了多项协议对网络方面进行管控,可云计算毕竟还是个新兴事物,并且其本质并非技术研发,而是服务升级,这让云业务在法律上的监管相对缺乏。当人人都能上云轻松获取数据,自建生态,从业门槛变低之时,贩卖数据、黑客攻击等行为也将肆意生长。那么,这将考验诸如腾讯等IT公司要如何运用好技术这把“双刃剑”了。

2. 持续“烧钱”

企业在发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之时,常常会濒临前期投入大、扭亏转盈时间长的险境之中,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单是基础设施的搭建都能“烧掉”上百亿,甚至更多。

申万宏源报告披露,2018年腾讯云启动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预算金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腾讯云还要投注10亿用于推广云开发工具。

可以预想到,前期高额的投入,带来的即是亏损。在财报中,腾讯云被划分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之下,其中云计算收入占比低于两成。尽管云计算增速迅猛,但由于占比过低,对整个“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的营收贡献依旧不高。

当然,面临这种情况的不只腾讯一家,国内云计算市场巨头的阿里云,也仍处于亏损状态。据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阿里云运营利润为负的19.28亿元,调整后的EBITA亏损为人民币5.21亿元(约合7300万美元),利润率为-6%。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海外企业亚马逊的身上。早在2002年,亚马逊就着手研究云计算,到2014年,其营收的具体情况仍未出现在财报中。直至最近两年,亚马逊的云业务才开始进入扭亏为盈的状态。

种种迹象都昭示着,腾讯在云服务方面还需大量加注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实现盈利仍要度过一段漫长且煎熬的时光,将其视为“第二增长引擎”仍然相当困难。

写在最后:

在10月31日举行的KVM Forum大会上,2019年全球企业对KVM的贡献排名正式对外公布。其中,腾讯云凭借本年度40个patch的贡献,位列全球第七,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连续三年登榜的云计算服务商。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腾讯云强劲的增长潜力,加之区块链、5G等技术的涌现,腾讯云计算还有相当高的提升空间。只是,当前的腾讯对云服务的投入力度,还未能在短时内构建出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和应用生态。

腾讯云要想更加快速地成长,赶超阿里云,甚至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这些“老牌”玩家,就必须不断攻克更多的难题,突破自我,才能真正地激发腾讯云的能量。

文/金融外参记者潘琼芳,公众号ID:jrwaican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