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原理详细推导与实现(一):线性回归房价预测代码

2019-07-01 18:29:54 浏览数 (1)

【机器学习】算法原理详细推导与实现(一):线性回归

今天我们这里要讲第一个有监督学习算法,他可以用于一个回归任务,这个算法叫做 线性回归

房价预测

假设存在如下 m 组房价数据:

面积(m^2)

价格(万元)

82.35

193

65.00

213

114.20

255

75.08

128

75.84

223

...

...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做出如下一个图。横坐标是 面积(m^2),纵坐标是 价格(万元)

那么问题来了,给你这样一组数据,或者给你这样一个训练数据的集合,能否预测房屋的面积大小和房价之间的关系?

构建函数

存在如下符号假设:

m 为训练数据 x 为输入特征,即房子的大小 y 为输出结果,即房子的价格 (x, y) 为一个样本,即表格中一行代表一个训练样本 ((x^{(i)}, y^{(i)})) 为第 i 个训练样本

在监督学习中,我们一般会这样做:

  1. 首先找到一个训练集合
  2. 提供样本 m 给算法构建学习函数
  3. 算法会生成一个学习函数,用 (h(x)) 表示
  4. 给学习函数提供足够的样本$x$,由此输出结果$y$

学习函数

graph TD A[训练集合]--"样本m"-->B[学习函数] B[学习函数]--"生成"-->C["h(x)"]

训练函数

graph LR A[输入]--"面积(m^2)"-->B["h(x)"] B["h(x)"]--"价格(万元)"-->C[输出]

为了设计学习算法(学习函数),假设存在如下函数:

[h(x)=theta_0 theta_1x ]

其中 (x) 是一个输入函数,这里代表输入的面积(m^2),(h(x)) 是一个输出函数,这里代表 输出的价格(万元),(theta) 是函数的参数,是需要根据样本学习的参数。对于如上的学习函数只是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只需要两组样本 ((x_0,y_0),(x_1,y_1)) 就能将 (theta_0,theta_1) 学习出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函数,但是这样在实际情况中并非很合理。

但是影响房子价格的因素不仅仅是房子的大小。除了房子的大小之外,假设这里还知道每个房子的房间数量:

面积(m^2)

房间(个)

价格(万元)

82.35

2

193

65.00

2

213

114.20

3

255

75.08

2

128

75.84

2

223

...

...

...

那么我们的训练集合将有第二个特征,$x_1$表示房子的面积(m^2),$x_2$表示房子的房间(个),这是学习函数就变成了:

[h(x)=theta_0 theta_1x_1 theta_2x_2=h_theta(x) ]

$theta$被称为参数,决定函数中每个特征$x$的影响力(权重)。(h_theta(x)) 为参数为 (theta) 输入变量为$x$的学习函数。如果令$x_0=1$,那么上述方程可以用求和方式写出,也可以转化为向量方式表示:

[begin{split} h_theta(x)&=theta_0x_0 theta_1x_1 theta_2x_2 \ &=sum^2_{i=0}{theta_ix_i} \ &=theta^Tx \ end{split} ]

假设存在$m$个特征$x$,那么上述公式求和可以改成:

[begin{split} h_theta(x)&=sum^m_{i=0}{theta_ix_i} \ &=theta^Tx \ end{split} ]

训练参数

在拥有足够多的训练数据,例如上面的房价数据,怎么选择(学习)出参数$theta$出来?一个合理的方式是使学习函数$h_theta(x)$ 学习出来的预测值无限接近实际房价值 (y)。假设单个样本误差表示为:

[j(theta)=frac{1}{2}(h_theta(x^{(i)})-y^{(i)})^2 ]

我们把 (j(theta)) 叫做单个样本的误差。至于为什么前面要乘$frac{1}{2}$,是为了后面计算方便。

为了表示两者之间的接近程度,我们可以用训练数据中所有样本的误差的和,所以定义了 损失函数 为:

[begin{split} J(theta)&=j_1(theta) j_2(theta) ... j_m(theta) \ &=frac{1}{2}sum^m_{i=1}{(h_theta(x^{(i)})-y^{(i)})^2} \ end{split} ]

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误差和 (min(J(theta))) 最小,这里会使用一个搜索算法来选取 (theta) 使其误差和无限逼近 (J(theta)) 最小,其流程是:

  1. 初始化一组向量 (vec{theta}=vec{0})
  2. 不断改变 (theta) 的值使其 (J(theta)) 不断减小
  3. 直到取得 (J(theta)) 最小值,活得得到最优的参数向量 (vec{theta})

该搜索算法为 梯度下降,算法的思想是这样的,下图看到显示了一个图形和坐标轴,图像的高度表示误差和 (J(theta)),而下面的两条坐标表示不同的参数 (theta) ,这里为了方便看图只是显示了 (theta_0) 和 (theta_1) ,即变化参数 (theta_0) 和 (theta_1) 使其误差和 (J(theta)) 在最低点,即最小值。

首先随机选取一个点 (vec{theta}) ,它可能是 (vec{0}) ,也可能是随机的其他向量。最开始的 字符号表示开始,搜索使其 (J(theta)) 下降速度最快的方向,然后迈出一步。到了新的位置后,再次搜索下降速度最快的方向,然后一步一步搜索下降,梯度下降算法是这样工作的:

梯度下降的核心就在于每次更新 (theta) 的值,公式为:

[theta_j:=theta_j-alphafrac{partial J(theta)}{partialtheta_j}tag{1} ]

上面公式代表:(theta_j) 每次都按照一定的 学习速率 (alpha) 搜索使误差和 (J(theta)) 下降最快的方向更新自身的值。而 (frac{partial J(theta)}{partialtheta_j}) 是 (J(theta)) 的偏导值,求偏导得到极值即是下降最快的方向。假设在房价的例子中,只存在一组训练数据 ((x,y)),那么可以推导如下公式:

[begin{split} frac{partial J(theta)}{partialtheta_j}&=frac{partial}{partialtheta_j}frac{1}{2}(h_{theta}(x)-y)^2 \ &=2frac{1}{2}(h_{theta}(x)-y)frac{partial}{partialtheta_j}(h_{theta}(x)-y) \ &=(h_{theta}(x)-y)frac{partial}{partialtheta_j}(sum^m_{i=0}{theta_ix_i}-y) \ &=(h_{theta}(x)-y)frac{partial}{partialtheta_j}(theta_0x_0 theta_1x_1 ... theta_mx_m-y) \ &=(h_{theta}(x)-y)x_j \ end{split}tag{2} ]

结合 ((1)(2)) 可以得到:

[theta_j:=theta_j-alpha(h_{theta}(x)-y)x_jtag{3} ]

对于存在 (m) 个训练样本,((1)) 转化为:

[theta_j:=theta_j-sum^m_{i=1}alpha(h_{theta}(x^{(i)})-y^{(i)})x_jtag{4} ]

学习速率 (alpha) 是梯度下降的速率,(alpha) 越大函数收敛得越快,(J(theta)) 可能会远离最小值,精度越差;(alpha) 越小函数收敛得越慢,(J(theta)) 可能会靠近最小值,精度越高。下面就是下降寻找最小值的过程,在右图 (J(theta)) 越来越小的时候,左边的线性回归越来准:

代码

选取得到的 150条二手房 数据进行预测和训练,拟合情况如下:

计算损失函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损失函数
def computeCost(X, y, theta):
    inner = np.power(((X * theta.T) - y), 2)
    return np.sum(inner) / (2 * len(X))

梯度下降函数为: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梯度下降函数
def gradientDescent(X, y, theta, alpha, iters):
    temp = np.matrix(np.zeros(theta.shape))
    parameters = int(theta.ravel().shape[1])
    cost = np.zeros(iters)

    for i in range(iters):
        error = (X * theta.T) - y

        for j in range(parameters):
            term = np.multiply(error, X[:, j])
            temp[0, j] = theta[0, j] - ((alpha / len(X)) * np.sum(term))

        theta = temp
        cost[i] = computeCost(X, y, theta)

    return theta, cost

训练迭代1000次后得到参数 (theta):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 训练函数
def train_function():
    X, y, theta = get_training_dataset()
    # 有多少个x就生成多少个theta
    theta = np.matrix(np.zeros(X.shape[-1]))
    # 查看初始误差
    # first_cost=computeCost(X, y, theta)
    # print(first_cost)
    # 设置参数和步长
    alpha = 0.01
    iters = 1000

    # 训练得到theta和每一次训练的误差
    g, cost = gradientDescent(X, y, theta, alpha, iters)
    computeCost(X, y, g)
    return g, cost

数据和代码下载请关注公众号【 TTyb 】,后台回复【 机器学习 】即可获取: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