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苹果发布了几款 2019 MacBook Pro,处理器升级到了 9 代 CPU。众所周知,18 款的 MBP 在出来后就面临散热尿崩,反向睿频的尴尬局面,虽然后面苹果更新了系统版本,通过系统更新缓解了这个问题,但也没有解决 99℃ 反向睿频的问题。
在几个 KOL 评测贴看到了新 MacBook Pro 2019 的评测,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强调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 散热。原文大致上基本都是发一些 Cinebench、Geekbench 跑分图、Final Cut Pro X 剪辑时间对比,同时开着 Intel Power Gadget 检测温度和频率,然后得出结论:哇!苹果爸爸真 NB,性能升级,温度降低,再也没有出现反向睿频的情况。之前的 MBP 重度使用的时候,CPU 频率都达不到标称频率,而这次新款的满载频率超过了标称频率达到了 2.7GHz 以上甚至 3.0GHz。
紧接着,一群水军为此欢呼!但,这有什么值得欢呼呢,?♂️,坐拥 i9-9880H 这颗高性能 CPU,却在为满载后 2.7GHz 的频率欢呼。这可是 i9 呀!
那么,为什么在相同 ID 设计的情况下,19 款 MBP 会这么“强悍”呢?
原因猜想一:降低 CPU 电压
图片来自网络
首先要明确一点,i9-9880H 基础频率 2.3GHz,睿频可达 4.8GHz,上代 MBP 的 i9 款为 i9-8950HK,基础频率 2.9GHz,睿频达 4.8GHz,这代对标的是 i9-9980HK,基础频率 2.4 GHz,睿频 5.0GHz。
这些睿频可达的条件是非常严苛的,不是我们通常认识的睿频,在 Intel 官网可以看到,这种睿频的名称为Thermal Velocity Boost
。CPU 温度要控制在 50℃ 及以下才能达到。
那么,CPU 温度降低是因为更少的基础频率吗?不是的,9 系 i9 可是要比 8 系 i9 多两个核心呢,所以和基础频率没什么太大关系。
经过之前装黑苹果的测试,当我在 BIOS 中设置电压为自动或者 1.3V 的时候,我的 9700k 满载温度能达到 85℃。当我把 BIOS 中 CPU 电压手动限制在 1.1V 的时候,满载还是全核 4.6GHz,性能没变,处理速度没变,但是满载温度直接控制在了 70℃。
由于使用苹果系列产品,它不会让大家去做一些修改 BIOS 的操作,所以很少人会去关心电压这方面的事情。2019 新款的 MBP 高配直接让用户用上了 i9 而不是 i7,反而 i9 比 18 款顶配(需要自己再次升级) i9 的频率更高温度更低,达到了94度和 3.0GHz 。
所以我猜想,是苹果自己调低电压到最低能跑对应 CPU 的电压,以达到温控和正向睿频的效果。后面看到 Linus 对这次 19 款 MacBook Pro 的评测,他们也有相同的猜想。
原因猜想二:更好的散热硅脂
这点是我没有想到的,之前在给我的黑苹果换硅脂的时候,温度最高也就下降了两三度而已。远远没有达到 5℃ 的温差,我是觉得 5℃ 的温差不会由硅脂提供,除非苹果之前使用了廉价硅脂,但这根本不可能。但是在 Linus 的评测中,他们提到了这点,显卡跑分更高。
2019 性能伪评测
目前来看,在这次评测中我还只是个云玩家,由于 19 款 MBP 在途(公司发的,如果要移动办公的话,自己顶多买 13 寸),只能先看看 Linus 的跑分评测,后续我会补上相应的测试。
在 Linus 的评测中,各项指标,19 款 MBP 都比 18 款性能强劲了 30% - 40%,Firefox 编译直接快了 9 分钟。这不仅仅是多了 2 核 4 线程的问题,我认为更多的是 CPU 降温,满载时的频率更加稳定导致。感兴趣有 18 款高配的同学可以在满载(编译大项目,跑分软件)的时候看看 99℃ 的 MBP 频率是怎么玩过山车的。
当然这多出的 30% 不一定是降压升频,还有更高的 3 级缓存因素在里面。
具体评测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油管搜索 Linus。
一些小小的购买建议
17 款 MBP
说实话这款 MBP 是不值得购买的,不论价格是多少的二手,都不推荐购买这款 MBP。首先,它虽然是 i7,但也只有 4 核心 8 线程,纸面上性能也比 18 款、19 款差了太多。其次,一般购买 MBP 是不会自己主动开盖清灰的,试想用了两年的 MBP,里面灰尘多到元器件都看不清是个什么概念。最后,即便是 17 款 MBP,跑起来也是轻松 99℃,反向睿频。
18 款 MBP
19 款出来后,18 款降价不少,对性能没太大要求的话可以购买高配版本,但是 18 款同样不适合买 2 手,毕竟 9 个月时间,不能保证 2 手是否有翻新机或者是否进灰严重,如果有适合渠道且高配价格 13500~14000 左右能拿到可以考虑,但是翻了下高配二手价格大多都是 15000 左右。
18 款真的是挺尴尬的,买的时候价格高,用的时间短,卖便宜了亏,卖贵了卖不出去。有 18 款也没必要升级 19 款,还是那个尿性,虽然性能差了 30%。
19 款
19 款 MBP,选配还是那句话,没有必要再升级一次 CPU。同时能买到一手 19 和 18款高配,选 19 款,性能因为降压和更多核心线程以及更高的三级缓存提升了 30% 性能,价格只多 2000 还是很划算的,
19 款标配和高配更推荐高配,19 款标配 i7-9750H,基频 2.6GHz,6核心,基本上是 18 款高配的马甲 CPU,区别就是降压加上小了 256G 的存储空间。
19 款标配 VS 18款 高配
截至 2019 年 6 月 16日,19 款标配渠道商价格是 14050 左右,18款高配价格是 15050 左右,然而 19 款除了减压升频以外,还多了 3MB 的三级缓存,在满载的情况下,都达不到标称睿频,理论上性能是比 18 款高配性能更好。至于 256GB 的 SSD 存储空间,是不值这 1000 块的,一个 TB3 的硬盘盒配上一块 512GB 的 M.2 SSD 做外接移动 SSD 是不用 1000 块的。
所以一手 19 标配和一手 18 高配,选 19 标配。至于 18 款 15 寸标配,我搜索了一些一手货源价格,都在 14000 左右,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再继续考虑。
13 寸
买 13 寸的同学如果有外接屏需求的话,最好不要选择 4k 屏。因为 13 寸标配不加内存的话是 8G 内存,接一块 4k 屏用来日常办公,大概要占 2G 的内存,这样对于敲代码或者编译来说就会更卡,文字编辑,看电影没什么问题。不接外接屏的情况下,移动办公还是可以用的挺顺滑的。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知识点,集显是没有显存的,吃的是内存。
总结
性能更好,温度更低这种伪命题在没有更换 CPU 架构的 MBP 上不是什么黑魔法,只是苹果的一个小把戏。原本基频 2.9 满载降频到 2.6,现在由于降压降基频到 2.4 满载升频到 2.7 甚至到 3.0,看起来像苹果这几年首次没有过热降频,这个障眼法玩的真是太 6 了,还受到一大帮 KOL 的鼓吹。
另外,外置散热器,是没什么用的。把 MBP 升高不直接接触桌面或者加一块铝板散热器,只能在非满载的时候降低两度而已(实测),因为 MBP 下方没有洞,风扇再怎么吹,冷空气都进不去。满载的时候还是卵用没有。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给 MBP 下面加一个冰垫,当水冷,完全就不卡了,还比 iMac 强,比黑苹果强。这是多没有常识才能说出这种言论呀!乱说之前请先搞清楚水冷是个啥,CPU 散热原理好吗?
另外,想了解 Final Cut Pro X 剪辑的朋友,完全可以组一台黑苹果。实测在渲染导出素材的时候 FCPX 是吃不满 CPU 核心的,最高的时候也就占了一半 CPU 核心,以我的 9400F 和 9700k 为例,大多数时间都只占用了两个核心。
通过国内外的测试帖,也可以看出 FCPX 更吃 CPU 满载频率和显卡性能,而不是过多的核心。所以在满载的 MBP 在导出视频的时候,速度不一定比我的 9400F 要快(毕竟全核3.9GHz),具体没有测试,等机器到手再测一下 - 高配 MBP 大战 i5 黑苹果 FCPX 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