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artner公布了2018 超融合基础架构魔力象限。与2017年相比,今年的超融合魔力象限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Cisco从挑战者象限进入到领导者象限。此外,RedHat也开始杀入这个市场,成功入围利基者象限。StorMagic、StarWind、Maxta则替换Stratoscale、HITBase进入到本次魔力象限。
从今年的超融合魔力象限可以看出,随着超融合产品和应用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之际,市场正在进行洗牌,除了巨头们抓紧布局市场之外,依然有一些不错的初创公司入选榜单,说明在基础架构变革的大趋势下,市场依然充满着巨大的机会。
Garnter也表示,到2022年,由于数字化转型,将有75%的企业生成数据将在云计算或者集中式数据中心中创建和应用,而这个数字再2018年则只有10%。Garnter认为过去一年,企业的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对超融合进行更多考虑和支持;与此同时,超融合供应商也开始将战略扩展到混合云/多云部署,作为备份目标或者灾难恢复选项。此外,超融合对于微软这样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而言,是公有云战略的重要延伸。
事实上,早些时候,调研机构WhatMatrix也发布了一起超融合市场报告(详情请见:SDS/超融合哪家强?来看看WhatMatrix怎么说!)。报告中也提到,随着超融合在产品和功能的逐渐成熟,超融合的应用和部署正在加快,尤其是像Hyper-V、容器和容器编排平台的支持,无疑将加速超融合应用的普及。WhatMatrix也认为超融合未来重要的方向是混合云和多云部署。
这次超融合魔力象限中,领导者和挑战者象限的入选厂商变化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Cisco和Redhat两家公司,Cisco从挑战者象限进入到领导者象限,而Redhat则成功入选本次魔力象限的利基者象限。下面我们来看看Garnter是如何评价这两家厂商的。
Garnter表示,Cisco从2016年4月份推出超融合产品HyperFlex。HyperFlex最初专注于VMware环境的核心工作负载,现在则将功能扩展到更广泛的部署和工作负载。
Garnter认为Cisco的优势在于是一家全球性、财务稳定的供应商,拥有完善的渠道和成熟的全球销售、服务能力。HyperFlex优势在于计算、网络、管理、安全,以及应用程序性能管理和多云应用程序一站式管理支持,此外还支持远程边缘部署和管理。HyperFlex也增加了一些预测性故障分析的功能。
事实上,HyperFlex在功能性上的确是走在前面,比如像Hyper-V的支持、一体化容器生态的支持等。
Garnter也认为Cisco目前一些不足,比如标准硬件不能运行HyperFlex的HX数据平台,Cisco没有独立于硬件的纯软件产品,也没有服务器集成合作伙伴,Cisco的虚拟化合作伙伴微软和VMware都在Cisco的服务器竞争对手平台上提供全栈解决方案。
对于入选本次魔力象限的Redhat,在2017年6月推出了基于KVM和Gluster的超融合虚拟化基础架构,并在2018年发布了红帽超融合架构For Cloud版本,将Ceph和OpenStack方案融入其中,并通过收购Permabit加入重复数据删除和压缩功能。
Garnter认为Redhat的优势在于Redhat的HCI方案是现有红帽客户和新客户的替代方案,可以为边缘、ROBO、数据中心、混合云环境提供单一供应商的一致体验。Redhat也可以为用户集成操作系统、虚拟化、存储和云管理等工具。Garnter也认为Redhat推出HCI产品较晚,很多基础设施供应商已经对Redhat竞争对手的虚拟化管理程序进行标准化,并拥有ELA;此外客户需要验证Redhat更加高级的功能。
深度观察
超融合市场在2019年将会迎来爆发,尤其是随着微软、Redhat这些云服务提供商对于超融合的重视,以及混合云在市场中位置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的云服务提供商涌入到超融合市场。
对于传统的超融合供应商而言,未来面临的竞合关键将会更加复杂,一方面需要与公有云进行合作来满足用户混合云的使用趋势;另一方面,也需要面临来自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竞争;此外,可能还需要面临着购买方式的改变。
相信在2019年,超融合市场的洗牌将会加剧,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产品功能全面、在关键业务得到验证、与云融合更佳、销售方式更加灵活的超融合产品将会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