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度小满发布了云帆开放平台2.0,面向消费金融合作方输出标准化贷款服务,成为巨头开放金融科技能力的又一标志性事件。早在2016年,互联网金融机构便开启了金融科技转型之路;2017年,以BATJS牵手五大行为标志,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从竞争走向合作;之后,巨头们纷纷搭建开放平台,金融科技走上了生态化开放协作之路。
普遍的看法是,巨头们从互联网金融转向金融科技开放协作,更多地是监管环境使然。在我看来,这一观点并不充分,金融强监管只是提前开启了互金巨头们的转型之路,从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看,互金巨头向开放平台的转型却是迟早的事情。
互金1.0:得场景者,得天下
互金1.0阶段,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更多地属于竞争关系,直接的诱因是传统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满足互联网新业态及其用户的金融需求,于是互联网巨头开始自己下场干金融。
蚂蚁金服的发展之路是典型的代表。2004年前后,电商的生态环境还十分不成熟,买家和卖家缺乏信任,很多交易以同城为主,线上信息联络、线下实物和资金交割仍是主流的方式。为解决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淘宝上线支付宝,为买卖双方提供担保支付服务(即买家确认收货后,支付宝才将冻结的资金给到卖家),系国内第三方支付的雏形。
一个新生事物诞生后,其发展本身会带来一系列衍生问题,为解决这些衍生问题所作的很多探索与努力,事后来看都促成了更大、更有前景的业务的诞生。担保交易上线后,电商平台交易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为降低财务对账压力,虚拟账户体系被提上日程,虚拟账户的上线,使得用户信息留存成为可能,为后来的大数据风控和金融科技埋下伏笔。
2011年以后,随着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从隐形机遇演变为显性风口。一大批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支付牌照为例,支付宝和财付通均在第一批名单(2011年5月)中,苏宁易付宝在四批名单(2012年7月)中,百度百付宝出现在第七批名单(2013年7月)中,……
依托各自的生态场景,以支付搭建账户体系,以宝宝理财为基础引流产品,以消费金融为增值服务,巨头的互联网金融布局相继在2014年前后完成。
2013年下半年,商业银行以直销银行的方式开启了互联网转型,在产品形态上与互金产品相似,但竞争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有很多,有一点很重要,互联网巨头自身就是场景方,其金融产品自然嵌入场景中,离用户近,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金融需求;而银行的金融产品与用户之间一直隔着一层场景,怎么追都追不上。
传统金融产品与互金产品之间,看上去是体验的差距,本质上则是场景的差距。在互金1.0阶段,得场景者,得天下。甚至一度有段时间,场景金融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别称。
互金2.0:从单体竞争到生态竞争,行业再现弯道超车窗口期
从场景内到场景外,是巨头做金融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此时,互联网巨头往往会把金融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金融集团,开始生态内 生态外两条腿走路。
在场景金融的思维惯性下,巨头对生态外客群的服务也是通过场景实现的,先与场景方合作,将金融服务嵌进去,进一步坐实了“互联网金融是场景金融”的说法。
不过,当竞争步入开放式场景阶段时,任何一方都失去了对场景的绝对控制权。失去了独家场景的加持,互金产品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在体验上越来越接近,此时,竞争的本质重新回归到金融产品本身。比如,支付产品,谁的支付额度更高;贷款产品,谁的利率更低;理财产品,谁的更安全、收益更高等等。
与此同时,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体验也一直在进步。金融产品是高度同质化的,互联网巨头为更好地满足生态圈内用户需求而创造的新金融模式,很快便在行业内普及开来,不仅带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崛起,也以挑战者姿态强制开启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转型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体验上的领先优势越来越小,个别领域甚至落后于银行机构。以第三方支付为例,随着账户限额、交易限额、T 0限额、交易笔数限制等政策落地,以及巨头重启收费策略,用户体验是走下坡路的。
当一方不再具有碾压性优势,开放合作成为新的趋势。而金融强监管,则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到来。
新的行业趋势下,竞争逻辑发生了改变。此时,谁能把各方的差异化优势汇集在一起,谁才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从而代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巨头搭建开放平台为标志,互金2.0时代到来了。
开放协作时代的胜负,不再是单一机构的胜负,而是整个开放平台的胜负。
对于互金巨头而言,依托自身的差异化资源禀赋,去吸引在特定环节拥有差异化优势的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平台,协同发展,有望成为互金2.0阶段的主流模式。此时,互利共赢成为平台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正如百度高级副总裁、度小满金融CEO朱光在此次大会上表示的,“通过合作,不仅让伙伴实现盈利,更能为伙伴带去技术和能力的沉淀,助力伙伴自身科技不断迭代创新”。
同时,在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下,专才比通才更受欢迎,所以,在某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机构,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依托差异化优势,让长板更长
在2.0阶段,场景不再是唯一的致胜因素,客户、资金、数据、技术、资产等构成金融闭环的核心要件,均可成为决定棋局走势的胜负手。
具体来看,蚂蚁金服、腾讯、苏宁金融等场景性巨头,依靠在场景、客户、数据等方面的竞争力;建行、工行、招行等银行业巨头,依靠在客户、资金、资产等方面的竞争力;度小满(百度金融)等科技巨头依靠在客户、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力;以及其他在特定环节具备差异化优势的机构,均具备搭建开放平台、参与2.0阶段竞争的条件。
由于巨头之间的资源禀赋不同,开放平台的搭建路径也有明显的不同。
以蚂蚁金服为例,在金融云、支付、个人信用等行业基础设施领域建立了先发优势,在连接多元场景方面具有优势地位,除金融领域外,还在商业消费、交通出行、政务民生和教育医疗等领域广泛发力。
就腾讯而言,一方面继续广泛连接场景,夯实微信支付的巨头地位,另一方面依托客户和数据优势,与金融机构广泛开展联合贷款合作。举例来说,截止2017年末,微众银行联合贷款合作金融机构达到50家,累计向1200万人发放贷款8700亿元。
就度小满而言,则依托百度的差异化场景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对外输出AI Fintech解决方案。以此次发布的消费金融开放平台为例,便整合了智能营销、智能客服、区块链(ABS)、磐石(风控)、智能催收等一整套消费金融解决方案,对外输出标准化贷款服务能力。
再以苏宁金融为例,基于其中国金融O2O的领先者定位,依托服务线上线下场景的金融科技实力和数据积累,先后上线区块链黑名单共享平台、“幻识”反欺诈情报图谱、“极目”账户异常预警系统等金融科技开放平台,向行业输出风控和反欺诈能力。
对银行巨头而言,则一方面依托资金和多元金融产品优势,与互金巨头开展广泛合作,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并借助外力加速内部转型速度;另一方面从科技架构、账户体系、业务流程、场景运营甚至创新机制等方面变革求进、夯实基础,逐步搭建具备对外复制能力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和开放平台。
最终,这些开放式平台将代替单个机构进行同台竞技。
不过,大家在1.0阶段熟知的巨头大战可能不会重现。在生态性竞争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在相互牵制、相互合作中展开竞争,多生态并存,有望成为2.0阶段的新格局。
而此时,对生态中的各方而言,让长板更长,便是最有价值的发展之道。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