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来首次!中国“墨子号”科研团队荣获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

2019-03-06 14:48:38 浏览数 (1)

获奖的依据是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策划&撰写:温暖

美国当地时间2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第185届年会上,中国“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获得了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

这是自克利夫兰奖设立90多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了这一荣誉。获奖的依据是该团队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据了解,“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2016年8月16日1点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量子通信的网织好,海量信息就会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2017年1月18日,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2017年8月,“墨子号”与地面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

2018年1月,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王建宇研究组以及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与奥地利科学院Anton Zeilinger研究组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

“墨子号”量子卫星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曾在2017年6月登上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而克利夫兰奖每年都会从刊登于《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中,选出一项最具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成果授予该奖。

对于“墨子号”量子卫星研究成果,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的评价是:“墨子号”量子卫星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也意味着中国从10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且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美国当时时间2月14日颁奖现场,代表“墨子号”量子卫星科研团队领奖的是中国技术大学副研究员印娟,她说:“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来到中国,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分裂而弱小的国家正饱受战争蹂躏。现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很高兴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为科学进步贡献力量。”

关于克利夫兰奖:

美国科学促进会纽科姆·克利夫兰奖设立于1923年,是美国科学促进会最早颁发的一项奖励,基金来源于美国纽科姆·克利夫兰的捐赠。

美国科学促进会创建于1848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团体,下设21个专业分会,涉及的学科不仅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美国科学促进会设有多项奖励,纽科姆·克利夫兰奖就是其中重要的奖项之一,该奖原名为美国科学促进会千元奖,后来又改称美国协会奖。1951年纽科姆·克利夫兰去世后,为表示纪念,又改为纽科姆·克利夫兰奖。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