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下半场,小程序开发的市场在哪里?

2019-04-18 10:26:11 浏览数 (1)

  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就公开对微信小程序生态链上参与者表示了“如果只是想借助小程序来做流量生意,他一点也不看好”。这个清晰的价值观说明了,小程序归根到底不是一门单纯的流量生意。

  想要获得微信小程序的流量扶持,首先要足够了解微信的规则与开发逻辑,合理运营。除了微信,以集中化流量见长的百度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也在呼吁用户商家自建运营体系,直接一点就是商家不能光靠平台流量扶持,而是以平台为工具,构建自己的流量运营体系。所以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流量趋缓的时代,想要入局微信小程序开发的玩家们,该如何在微信小程序中找到新增量?

转变微信小程序开发思维

  虽然目前各大巨头都在布局小程序,但目前来看,背靠10.98亿月活的微信依旧是中小团队流量试验流量试验的首选。在实际执行操作中,许多人在刚接触微信小程序生态时,仍用移动APP时代的打法和策略,却没了解微信小程序实际的生态环境,结果自然是水土不服,难以获得小程序里的流量。所以,想利用小程序在微信里寻找新增量,莫过于先进行思维的转变。

  小程序运营推广守则 裂变为先

  之所以微信小程序被如此看重,原因在于APP拉新成本实在太高,每个用户都是孤立的点,期望他们将APP分享出去,吸引更多人来下载,极其困难,遂只能不停地鼓励用户下单转化,进行单点突破。例如,APP常见的开屏动画或者首页弹窗都是“新人满送价值XX红包”,都是促使用户马上掏钱下单,因此在移动APP时代更多的是以转化为先。

  而微信小程序就不一样,通过在微信生态中的流量带动流量,触手可得的服务,用户相互间的连接呈网状分布,加上无需下载即可使用的特性,用户间的带动变得便捷,所以小程序的用户除了转化价值外,新增了一层流量价值。小程序运营推广人员在制定小程序运营体系的时候,就要先裂变,后转化。

  只有扩大用户基数,转化才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基于这个认识,鸭梨科技小程序生成服务平台提出了与移动APP不同的小程序运营方法——小程序拉新的“反漏斗模型”,以前移动APP用户运营的漏斗模型就是拉新→转化,而小程序的“反漏斗模型”是拉新→裂变→自然化,把裂变的优先级提到了转化之前。

  在实操拉新环节,鸭梨小程序将首页弹窗设置为“砍价免费领优惠券”的活动,每个用户一天最多弹窗3次。此外,在细节上还会设置“砍价进度”、“砍价百分比”,将静态图标改成动画等等,鼓励用户将小程序转发出去,由此放大每一个用户的流量价值。在这种思维策略的指导下,鸭梨小程序从原本5000万用户涨到了1亿。

情感交流的裂变模式

  鸭梨科技这里想强调的仅是小程序在微信生态里的社交能力,其实,砍价拼团这种玩法有一定的风险,因为用利益来调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有可能触碰微信诱导分享的规则。对于小团队的而言,一旦被封则是不可承受之重。综合许多成功的案例经验鸭梨科技发现,要想远离红线,利用好微信社交关系,在玩法中注入情感交流的元素,就能巧妙地避开诱导分享的红线。比如去年连咖啡的“口袋咖啡馆”活动,将咖啡升华成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情感介质,通过口碑的自传播完成了刷屏。

  除了咖啡这种自带情感属性的商品,一些看似与情感交流无关的产品,一样可以注入情感的元素,开辟新的流量空间。某在线保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般保险是买给自己或者亲人,如果忽然给关系较远的人买一份保险,甚至还会引起误会,按理说应是与情感交流无缘。然而该保险机构有针对性地精选了一些保险,将其包装成保险福利的概念,由此将保险化做人与人交往的礼物。比如某位同事最近新买了手机,此时就可以购买一份手机碎屏险作为福利送给对方,实用又不失温情。据了解,该保险机构小程序累积用户超过了500万,日活2万 。

  用这样的方式,就不至于踩到诱导分享的地雷,虽不会获得之前那样狂飙式的增长,但在流量红利见底的时候,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王道。如何在微信小程序中寻找更多存量洼地,可以通过鸭梨科技了解更多信息。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