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 | 压垮我的不是加班,而是通勤

2019-05-15 10:32:19 浏览数 (1)

作者 | 吴子劲

设计师 | 郭晓静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 网易数读

通勤是上班族每个工作日都要经历的过程。它可以影响你以怎样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工作,也可以影响你带着什么感受踏入家门。

通勤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一个人早上需要几点起来、晚上有多少私人时间。大多数人理想中的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离家近”位列三大因素之一,通勤时间对工作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让人无奈的是,我们通常都堵在通勤的路上。

我们将近一半时间堵在通勤路上

在坐地铁也可以因为挤不上去而只能等下一班车的当下,路面交通的拥堵就更加常见了。无论是坐公交、打车还是开车,早晚高峰都只能龟速前行。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感觉城市越大,堵得越厉害。但数据告诉我们:不完全是。

(点击查看大图)

北上广深意料之中地夺得2018年度通勤总时长的前4名。获得冠军的北京双程通勤总时长接近90分钟。

也就是说,一个住在北京的人从家到工作场所单程平均需要45分钟,不快进也足够看完一集电视剧。每周花在通勤上的时间超过7小时,一周看完一本书不是梦。

虽然通勤总时长的前4名毫无悬念,但只看拥堵时长的话,重庆挤进了前4,以双程通勤拥堵36分钟的成绩微微超越了深圳。看来重庆的“山路”确实为早晚高峰的各路司机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拥堵时长占比方面,北京以超过50%的成绩夺得第一,天津、郑州、东莞、杭州该比例都低于40%,是20城中拥堵时长占比较低的4个城市。

其余15个城市拥堵时长占比都处于40%-50%的区间,差距不大。

对于生活在这20个城市的两亿多人而言,每天上下班路上都有将近一半时间在堵车。

(点击查看大图)

按城市分级进行的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面的说法:北上广深4个超大城市通勤拥堵时长占比约46.43%,明显高于15个新一线城市(40.58%)和样本包含的二三线城市(40.98%)。

在通勤总时长及拥堵的表现上,新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暂时并未显示出太大差别。

堵在路上,人肯定是不开心的。除此之外,拥堵还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

堵在路上的时间也是钱

虽然现在智能手机能做的事情很多,但和电脑相比还是几乎毫无生产力可言,通勤路上处理工作于情于理也都不现实。

虽然“离家近”省下来的通勤时间可能也不一定会用于工作产出,但是堵车让人心烦,少堵一会确实可以让人心情好点,对一天的工作来说也不是坏事。

那么通勤路上的拥堵,会带来多少经济损失呢?

高德地图在《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以各城市人均薪酬作为桥梁,尝试将通勤路上的拥堵时间货币化,以此来估计堵在路上的时间值多少钱。

(点击查看大图)

北京人均日拥堵损失24元,再次位居榜首。广州22元、深圳21元、上海19元紧随其后。

这4个超大城市由于人均薪酬水平和拥堵时长在全国都处于前列,日拥堵损失也顺理成章地名列前茅。

考虑到4城的常住人口数量,整个城市因拥堵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说是相当可观,缓解拥堵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应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在其余交通健康指数相对靠后的16个城市,人均日拥堵损失平均值约为14.50元,明显低于4个超大城市。

除了薪酬水平与北上广深存在一定差距之外,相对健康的交通状况也让这些城市的日拥堵损失更低。

损失这么大,各地政府也都在试图治理拥堵。那么数年过去,我们城市的拥堵状况是否有所改善呢?

高峰期拥堵是常态,改善并不容易

从2015 – 2018年的数据来看,主要城市高峰期的拥堵状况总体而言有所改善,但幅度不大。

(点击查看大图)

北上广深高峰行程延时指数从2015年的1.918下降至2018年的1.893,常年处于接近2的水平。

也就是说,中午12点一段路开10分钟就可以走完,早晚高峰则需要将近20分钟。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高峰行程延时指数变化趋势类似,在2016年轻微上升后,至今持续下降,维持在接近1.7的水平,高峰延时情况明显优于北上广深。

三线及以下城市高峰行程延时指数则常年稳定在1.65附近,颇为稳定。

如此看来,高峰期拥堵对中国的主要城市而言是常态,而1.9和1.65的差距,起个大早辛劳赶车的上班族可能完全感受不到。

身不由己,只能吐槽

不用问都知道,大家对高峰期的交通状况不满意。

虽然有学者认为通勤时间长短对城市长期发展而言可以起动态调节的作用[1],上班久并不一定只有负面影响,但每天身在其中的你我对此确实是高兴不起来。

即使仅考虑使用公共交通的朋友,也有超过半数对城市交通状况持负面态度,拥堵是罪魁祸首。

(点击查看大图)

而关于拥堵的成因,则众说纷纭。

尽管从常识出发,城市人越多应该会越堵。然而有研究表明,常住人口数量对拥堵的贡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2]: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一倍,人均通勤时间仅增加2.23–3.09分钟[3],对通勤体验影响微乎其微。

更多人认为城建路网密度不科学、高房价导致职住分离日趋严重(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市中心上班只买得起郊区的房)在更大程度上带来了大城市的拥堵,说多了都是泪。

上班很辛苦,望不到头的堵车只会让人累上加累。每天拼命挤公交为省钱,谁能想到每天因为拥堵造成的损失,足够自己坐十几趟公交车了。

但是看看打车的价钱,算了,还是继续挤公交和地铁吧。

参考资料

[1] 魏翔, & 刘文霞. (2017). 通勤与偷懒: 交通时间影响工作效果的现场追踪研究. 财经研究, 43(8), 4-17.

[2] 李杰伟, & 陆铭. (2019). 城市人多真的“添堵”吗. 澎湃新闻. Retrieved April 11, 2019, from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1160

[3] 李杰伟, & 陆铭. (2018). 城市人多添堵?——人口与通勤的实证研究和中美比较. 世界经济文汇, 1(6), 1-16.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