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摘要
戴若犁:虚拟中的现实
人的动作,是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课题。我们经常讲肢体语言,讲人的动作姿态里面往往蕴含着非常多的信息。我今天应该是所有演讲嘉宾里头穿戴最奇特的一位,我全身有这么多的绑带,我身上有一个马甲,坐在前几排的朋友可以看得到,我身上有一些正在闪动的小方块,这些小方块,就是捕捉了我身体动作的穿戴式的无线传感器。我全身一共有17个这样的传感器,它捕捉了我所有的动作,然后映射到我身后的这个虚拟机器人身上。动作捕捉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游戏制作。拍摄《阿凡达》、《指环王》这些电影时,演员身上有一些反光点,用二十几个高倍的摄像机在摄影棚里进行动作捕捉。
这样的技术跟在座的诸位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技术动作捕捉也可以应用在生活中,比如医疗健康。去年,有一则老年人摔倒了没人知道酿成惨剧的新闻。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动作捕捉避免。如果把动作捕捉的东西做小、做便宜、做精准,我们完全可以监控像老年人这些弱势群体的异常行为动作,然后把这样的信息推送给他的家人。
我们再来说说线上的交互。我们通过QQ可以用图片、声音来实时交流。那动作呢?一个简单的握手,拍一拍肩膀,一个拥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情绪,更直接的感受呢?如果可以把动作姿态捕捉用到线上的交流,可以把人的因素带到交流里面来,可能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节选自2013WE大会演讲
连接者: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戴若犁在大会上分享的有关动作捕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心得体会,给我印象最深刻。
戴若犁说:“大家都很喜欢用键盘、鼠标、游戏摇杆、触摸屏,这些都是很好的交互手段,但是对于虚拟现实来说并不好。因为对于一个虚拟现实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进入,人的动作姿势、语音、表情这些是好的,因为这些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
当戴若犁说完这句话时,我向坐在一边的数字化思想家胡泳说:“这就是梅洛·庞蒂说的体验——用体来验。梅洛·庞蒂认为身体体验是唯一同时接触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的界面。而键盘是抽象的,显然不是未来理想的界面。”
在软件定义的虚拟现实中,我们看到了表征意义的“身体图式”。我们的未来将置身其中。
连接者:杜军 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腾云》副主编
公关部助理总经理
戴若犁身着传感器制服稳步走上舞台,他巨大的虚拟形象亦同步走上了大屏幕。此时,我的心情不只是激动还有庆幸。因为,他们是本次WE大会中唯一一个代表中国大陆前沿科技的项目,是在筛选过程中,最后一刻入围并确定下来的。戴若犁的登场让这场WE的盛宴得以完满,真正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及世界的前沿思想和创新科技。
动作捕捉技术在好莱坞大片的拍摄中早已广泛采用。封闭的摄影棚、绿幕、数十台高速摄影机和全身贴满Marker的演员们都是标配,复杂而昂贵。而今天,另一种被称为惯性动作捕捉的技术,已经成功地突破了这些障碍,凭着其不怕遮挡、对光源及场地需求低、无线便携等优势逐渐在业界爆发。很快,下一代的无线惯性传感器就会面市,它将更轻、更小、甚至小于一平方厘米。将来,动作捕捉技术会远远超越电影的用途。在医疗复健(Medical Rehabilitation)领域,它能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更科学的康复计划;在运动分析(Sport Analysis)领域,让教练能数字化地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以精确改进运动员的动作质量。
当戴若犁演示的虚拟人物在大屏幕上左冲右突,开火发炮时,大家不难想象自己戴上第一视角的头戴式显示器,畅游在虚拟世界中时的感受。而这项技术会在各种虚拟训练,例如飞行器驾驶或者军事演练中大放异彩;也能让人们安全、直观地在虚拟场景中,远程同步操控真实世界中的机器人进行危险的勘探。
在之前媒体采访中,有人问及,虚拟现实技术为什么至今没有普及,是不是离我们还太远?
戴若犁的回答是:目前,一是价格。周边硬件及整个系统的价格太贵。二是内容制作的不足。三是固有的操作习惯。例如键盘、鼠标、游戏摇杆、触摸屏这些交互手段。
我的看法是:
一、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时间的推进,按照技术所消耗的成本无限趋近于零的理论,技术费用的函数都会以接近于免费的方式继续下去。在某一天,这些目前还是想象的技术产品会以极低的价格进入到千家万户。当然,也许,那时你要支付的是不同价位的数据分析服务。
二、在一个新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技术普及和内容跟进在初期会出现互为瓶颈的情况,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就会转为互相提携的关系。
三、我倒是建议大家要更加大胆地想象一下未来。看看孩子们,他们是代表未来的新人类。这些00后一代的眼中,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点击或者触摸的交互方式已经是天经地义的存在。以此为起点,大胆地抛弃鼠标和操作杆吧!
WE大会,就是要让人们去触摸未来。
无论你是否愿意。用我一直非常欣赏一句话总结:未来早已降临,只是尚未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