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管理三大过程:规划质量管理→管理质量→控制质量
管理质量:质量是规划出来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过程,人人有责,管理层承担85%责任,满意度最重要,质量靠预防和评估
控制质量:质量是管理出来的。质量是产品质量,质量部门负责,基层人员承担主要责任,质量越高越好,质量靠检查和返工
现代质量管理理论
戴明环:1983年,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确认,A措施)
朱兰:质量螺旋曲线和适用性原则
克劳士比:零缺陷
六西格玛:零缺陷
石川的鱼骨图
田口宏一的质量在设计阶段
菲根堡姆, 1983 年, 全面质量管理 JIT :零库存,表现为按需即时供应 。
规划质量管理
规划质量管理的过程:①挑选标准;②明确质量管理工作;③细化测量工作;④反复规划;⑤编制项目质量管理
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标杆法/基准对照、实验设计(面向x设计)、质量成本法、六西格玛(零缺陷)、质量功能展开、软件能力成熟度、头脑风暴、亲和图、力场分析(力场分析是用来展示出帮助你达到期想状态的量和阻碍缩短现状(“实际”)与目标期望态之间差距的力量)、名义小组技术、矩阵图、优先矩阵。
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标杆法/基准对照、实验设计(面向x设计)、质量成本法、六西格玛(零缺陷)、质量功能展开、软件能力成熟度、头脑风暴、亲和图、力场分析(力场分析是用来展示出帮助你达到期想状态的量和阻碍缩短现状(“实际”)与目标期望态之间差距的力量)、名义小组技术、矩阵图、优先矩阵。 输出: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核对单、过程改进计划
管理质量(质量保证)
管理质量:是指通过执行规划的系统质量活动, 确保 所有必需的 满足要求过程 在项目中得以应用 。 管理质量过程:质量审计和过程分析。 质量审计:指进行系统的独立查 质量审计指进行系统的独立查 质量审计指进行系统的独立查 质量审计指进行系统的独立查 ,确定项目活动是否符合 组织和项目政策 、过程和序 。目标在于质量审计的目标在于识别项目中使用的那些低效率和力的政策 、过程和序 。 过程分析:指按照改进计划中列明的步骤,从组织和 过程分析系指按照改进计划中列明的步骤,从组织和 技术角度 识别 所需的 所需的 改进 。也包括对遇到的问题、约束条件和无价值活动进行检查。 也包括对遇到的问题、约束条件和无价值活动进行检查。
惯例质量有助于:
通过执行有关产品特定方面的设计准则,设计出最优的成熟产品; 建立信心,相信通过质量保证工具和技术(如质量审计和故障分析)可以使未来输出在完工时满足特定的需求和期望; 确保使用质量过程并确保其使用能够满足项目的质量目标; 提高过程和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以获得更好的成果和绩效并提高相关方的满意程度。
质量报告的信息可以包含团队上报的质量管理问题,针对过程、项目和产品的改善建议,纠正措施建议(包括返工、缺陷/漏洞补救、100% 检查等),以及在控制质量过程中发现的情况的概述。
控制质量
实施质量控制是监测并记录执行活动的结果 ,从而评估绩效 评估绩效 并建议必要变更的过程。 控制质量主要过程:检查和识别。
检查是指检验工作产品,以确定是否符合书面标准。
绩效审查:绩效审查针对实际结果,测量、比较和分析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定义的质量测量指标。 控制质量七图: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帕累托图、核查表、散点图、控制图 趋势图可反映 一个过程在定时间段的趋势 ,一定时间段的偏差情况 以及 过程的改进或恶化 。 统计抽样指从感兴趣的群体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检查。适当的抽样往可以降低质量控制成本。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控制质量过程的一个目的就是确定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开展控制质量过程的结果是核实的可交付成果,后者又是确认范围过程的一项输入(见 5.5 节),以便正式验收。
总结
“ 预防”(保证过程中不出现错误)与“检查”(保证错误不落到客户手中); “ 属性抽样”(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与“变量抽样”(在连续的量表上标明结果所处的位置,表明合格的程度); “ 公差”(结果的可接受范围)与“控制界限”(在统计意义上稳定的过程或过程绩效的普通偏差的边界)。
质量管理 8理念
1.项目经理应就执行组织的标准、政策和程序推荐改进措施;此举深受管理层欢迎。 2. 对“制约三要素”的任何变更都考虑质量。 3. 在活动或工作包完成时应检查质量。 4. 项目经理应付出时间提升质量。 5. 项目经理应在开始前确定衡量质的测指标。 6. 项目经理必须准备好持续改进过程的计划。 7. 项目经理应确保审定的方式和程序得到遵循。 8. 某些质量活动可能由保证或控制部门完成。
1.如何区分质量规划管理,管理质量和控制质量 规划质量管理: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书面形式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的过程。他为管理和核实质量提供指南和方向。 管理质量:把组织质量用于项目,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的过程。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能性,以及识别无效过程和导致质量低劣的原因。 控制质量:为了评估绩效,确保项目输出完整,正确且满足客户期望,而监督和记录质量管理活动执行结果的过程。核实项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已经达到主要相关方的质量要求,可供最终验收。
规划质量强调的是标准,管理质量强调的是全员参与过程改进和信心保证,控制质量强调的是具体的可交付成果。
2.质量政策和质量管理计划的区别。 质量政策:特定的组织标准。 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如何实施适用的政策,程序和指南以实现项目目标。
3.如何区别控制上下线和规格上下线? 控制上下限:由项目经理和相关方设定,反应了必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位置。由PM或项目团队决定。防止超出界限,控制界限一般设定在正负3西格玛之间。当一个点越线或者连续7个点落在均值一侧时,过程失控。 规格上下限:反应了可允许的最大值最小值,由允差合同决定的。
4.如何判断过程失控和受控? 控制图用于确认过程是否稳定,或是否有可预测的绩效。常用来跟踪批量生产中的重复性活动,但也可以用来检测成本与进度偏差,产量范围变更频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以便帮助确定项目是否受控。
5.质量问题的责任是如何划分的? 管理质量被认为是所有人的共同职责,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项目发起人,执行组织的管理层,甚至是客户。所有人在管理项目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尽管这些角色的人数和工作量不相同。
6.审计与检查有什么区别? 质量审计:结构化且独立的过程,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质量审计可实现安排,也可随机,可内部也可外部。 检查:检验工作产品,以确定是否符合书面标准。检查的结果通常包括相关的测量数据,也可在任何层面上进行。可以检查单个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检测项目的最终产品。 检查也可称为审查、同行审查、审计或巡检等,而在某些应用领域,这些术语的含义比较狭窄和具体。检查也可用于确认缺陷补救。 质量审计的目标: *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及最佳实践。 *识别所有违法做法,差距及不足 *分享所在组织以及行业中类似项目的良好实践。 *积极主动的提出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强调每次审计都因对组织经验教训知识库的积累作出贡献。
7.因果图、流程图、散点图、直方图、控制图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说明质量,需要数据表现质量。 因果图:又称鱼骨图,石川图,将问题陈述的原因分解为离散的分支,有助于识别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流程图:显示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流程图有助于了解和估算一个过程的质量成本。 散点图:在管理质量中使用。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它能够展示两个轴的关系,一支轴表示过程,环境或活动的任何要素,另一支轴表示质量缺陷。 直方图:展示数字数据的条形图。 控制图: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是否有可预测的绩效。常用来跟踪批量生产中的重复性活动,也可用来检测成本与进度偏差,产量,范围变更频率或其他管理工作成果。
8.控制质量和确认范围的区别是什么? 控制质量:目的是在用户验收和最终交付之前测量产品或服务的完整性,合规性和适用性。它需要用可靠的数据来证明项目已经达到发起人或客户的验收标准。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的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控制质量的输出“核实的可交付成果”用于确认范围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