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本书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讲的是智能时代的生存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工作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一开始人们以为,高级的脑力劳动不会被替代,比如医生、律师,可是现在医生、律师的活都可以干,而且比人的效率高很多。
于是人们又认为,具有创造力的工作,比如画家、设计师、作家不会被替代,但是现在计算机也能画画,也能设计,也能写新闻稿。
接着又有人说,情感是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现在也有机器人可以检测出脸部肌肉的组合,通过分析来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感受,准确率比人还高。
这样看来人工智能几乎可以替代人类的任何工作。
这本书的作者科尔文认为,在未来,和人际交往有关的工作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还要格外重视人际交往能力,只有这样的人以后才不会被机器取代。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就拿每个家庭都会经历的养娃来说吧,就算现在有一些陪伴机器人,但是养娃带娃陪娃玩这件事,几乎每个妈妈都是喜欢自己亲自来做,并不是说现在机器人还不够智能做不到陪娃,而是说亲自带娃这件事是符合人类情感需要的。在亲自带娃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宝宝们一天一个样,一天一个小进步,一天一个小欣喜,刚出生时可能什么都看不清,后来突然某一天开始用深情的眼神看着你,后来跟你dada说话,从只会躺着,到翻过身来,再撅起屁股,用手和膝盖着地,然后坐在那里,再去爬着找好玩的东西。这一连贯的动作可以给你震撼,放佛看到了人类发展动画。
和人际交往有关的工作很多,比如和决策有关的工作,像公司的 CEO、国家的领导者等,我们在关键决策上不会想去听机器的意见。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医生,尽管机器可能对病情诊断得更好,但是我们在生病的时候,还是想要找一个资历丰富的医生确认一下,这和诊断的准确性无关,我们就是有这种需求。
就像现在有很多软件有很多课程,可以查到生活中的一些小病的应对策略,但我还是喜欢给家庭医生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问一下该怎么做,这样才踏实。
在未来,我们说一个人优秀,不是说他做事的效率多高,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的所作所为更像一个人。
人类学家唐纳德·布朗在1991年编纂出版的人类共性列表,里面列出了一些人类共有的特性,包括具有同情心、反对吝啬、会哭、爱笑、在乎平等、理解互惠、人人都有自尊等,这些特质是人类共有的特征,没有例外。
有3种技能格外重要。分别是同理心、团队协作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
同理心,就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做出恰当的回应。同理心强的医生更了解病人,做出的诊断也更准确。同时如果看护人员有较强的同理心,愿意花时间与病人相处和交流,病人会更愿意服从医生的治疗方案。
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专家,就只能专攻一个很小的领域。而创新往往需要不同知识、不同思想之间互相碰撞,所以,想取得伟大的成就,靠单打独斗已经很难了,团队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高效团队里每个人就像往一条河里注水,每个人都贡献一点想法,最后就能汇聚成一条思想的大河,碰撞出精彩的点子。
故事的价值不仅在故事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是由人讲出来的。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感受到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还有故事讲述者的内心情感。按照我们平常的说法,就是讲述者引起了听众的共鸣。讲出来的故事更容易被相信。故事如果是人讲出来的,听众可以通过演讲者的表情、声音和动作,判断他的真实意图。
如何做才能让更多的人拥有高水平的人际关系技能?
一个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现在大量的基础知识教育都被搬到了网上,线上的课程普遍比线下课程的质量高很多,学生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掌握这些知识,那么节省下来的时间呢?当然就可以更多的从事互动类的,需要团队交流协作的,能提高社交技能的事情。
另一个是:利用工具锻炼人们的社交技能。。比如美国军方就研制出了一款游戏,训练者在游戏中要说服村民停止暴乱,但是只能用语言,不能开枪射击,游戏的进度条是一个信任计量表,可以评估玩家在游戏中的表现。
总结一下呢,就是在未来的生存策略是,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团队协作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