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前,参加过公司的一个『Management 3.0』培训。遗憾的是,没学会怎么当管理者,倒是学会了怎么驱动自己去做更多的事。
需求与驱动力
人呐,主动做事的时候,总会有动机的。如果不挨冻、不挨饿,吃饭,睡觉这种事就不需要动机的。
- 单身的时候,主动去和异性说话,可能想的不仅仅只是交流交流——还有可能想找个人分摊房租。
- 刚毕业的时候,多加点班多赚点钱,可能不仅仅是因为想多学点东西——还有可能是穷。
- 写代码的时候,想写得更简洁一点,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水平——还有可能是太长了,自己就看不懂了。
这就是内在的驱动力,让自己朝着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如我过去的 GitHub,我就是要 365 天都在写代码。
它往往比多数的外部激励更加有效。工作多年的你,可能希望少涨一些工资,因此便少加一些班。因为少加一些,你就可以:
- 腾出点时间去与白富美约会,迎娶白富美
- 腾出点时间去学习技术,当上 CTO
- 腾出点时间去走上人生巅峰
好了,应该醒醒了,看看现在的你:整天提不起精神,不想写代码,也不想加班,回家了也不知道干什么。这仿佛就是学生时候的写照啊,上课的时候想着放假,可以去哪里玩,可以从某个亲戚那里拿红包;放假的时候,想着回学校看哪个美女,和谁一起去玩。除此,你还会记得你做过什么吗?
学习的时候,不情愿的去上课;工作的时候,不情愿的去上班。
好在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让我们想想,你什么时候会去主动地做一些事情:
- 因为房租涨了的缘故,你便想着多赚一些钱
- 因为涨工资的缘故,你开始去接触更深的技术
- 因为 KPI 的缘故,你主动地去做了一些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驱动着你,只是它们都是一些外在的激励。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激励,『干得好给你多涨工资』、『准时打卡多点奖金』、『成绩好一点排名就靠前』等等。
外部激励是在集体中最容易实现的,也是最常见的。但是效果往往不会那么理想,只有你真正想成长的时候,你才会去成长。
识别你的内在激励
而为了正确的激励你自己,你就需要识别出真正能影响你的内在驱动力因素。在《管理 3.0》一书中提到了十条,团队内部成员的十大需求。你需要从中选出你觉得最重要的因素,然后按顺序排好。在培训的时候,这些内容会被打印成卡片,然后两个成员一组,一个成员向另外一个成员(最好是不熟悉的两个人)解释原因。
这十条内容分别是:
即:
- 好奇心(Curisority)。
- 荣誉感(Honor)。
- 认可(Acceptance)。
- 掌握(Mastery)。
- 权力(Power)。
- 自由(Freedom)。
- 相关性(Relatedness),即多与人交流。
- 秩序(Oreder)。
- 目标(Goal)。
- 地位(Status)。
虽然这些内容都是被限定在团队范畴里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应用到自己身上。现在,你可以从中选出最重要的三个原则,并按顺序排好。
我的顺序是:自由、好奇心、目标。
- 自由。如现在的不加班的生活,我可以自由安排大量的时间。又如写代码是一种很无聊、乏味的工作,但是在自己掌控的代码中,我们仍然可以获得相当大的自由度。还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自由的去玩工具、造轮子。
- 好奇心。我就是想拆拆看这个电脑,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不一样。
- 目的。当你计划着去某个地方、实现某个功能、达成某个成就。嗯,就是这样,实现它。
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一些可能有点相似,请注意~~。注意二:在不同的时期,上面的内容都会有一些变化的。
你的顺序会是怎样的?
Action
如果你想要的是荣誉感,那么你应该多参加一些活动。
如果你想要的是地位,那么你应该设法去做更多的领导尝试。
如果你想要的是相关性,那么你应该多去与周围的人交流。
我又编不下去了。不过,我相信你应该能找到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