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与批评”决策设计工作坊 v0.2

2018-12-27 17:17:24 浏览数 (1)

斯诺登教授在2018年DDD中国大会培训课程中,用下述步骤展示了一种用于针对复杂问题,进行多视角快速优化的决策设计方法。

  1. 选出客体[1]:把参加者按每组5~7人左右,分为若干组,每组尽量包含多样化的工作角色,然后选出所有组共同关心的客体,比如“公司规模化之后的BU化“
  2. 识别约束:每组各自讨论并识别上述共同客体中的各种约束,每个约束写一个报事贴,贴在大白纸上并分类,注意:此时的重点是识别约束,而不是寻找解决方案
  3. 宣讲约束:每组只有一人作为该组发言人留下,剩下组员逆时针换到另一组,听那一组的发言人介绍他们组识别的约束,此时,只能由发言人讲话,听众不得提问和发言,可以记以下内容的笔记: a. 和听众自己组所识别的相同的约束; b. 和听众自己组所识别的不同的约束; c. 感觉吃惊的地方
  4. 听众发言:发言人讲完后,就不得讲话,此时听众可以分享上述所记的3个方面的笔记
  5. 分享见闻:上述换组的成员返回自己所在的组,和本组发言人分享他们在别组的见闻
  6. 初步设计:每组在所识别的约束的基础上,找出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初步设计解决方案,并指定发言人
  7. 方案陈述:每组的组员原地不动,只有发言人带上本组所讨论的方案,按顺时针方向换到另一组,并向这个组陈述方案,其间听众不得提问和发言
  8. 给出批评:发言人讲完后,背朝组员就坐,其他组员开始指出该方案的种种不足之处(可以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2]),此时背朝组员的发言人只能倾听,不得辩解和发言,可以记录
  9. 改进方案:等组员批评完后,发言人回到自己所在的组,改进方案
  10. 继续改进:可以按逆时针重复第7到第9步

最后,每个组都会产出一个经过完善的决策计划。


  1. 赞同事PWW(王威),指出此处的顺序应该是先选出待分析的客体,然后分析约束,基于约束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方案。 ↩
  2. 根据卢森堡博士的发现,平等交流演变为暴力行为的4个原因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而非暴力沟通的4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例如我交给你一份非常重要的商业机密文件,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你一定要保管好,结果呢?你刚答应完,扭头就把文件放在公共会议室,出去吃饭去了。等你回来,我的暴力沟通方式:“哎,我给你的这么重要的文件,你怎么就随便放在公共会议室啊?”换做非暴力沟通:“我看见刚才给你的重要文件没收起来,放在公共会议室了,这个我就担心不太安全,会议室里人来人往的,让客户看见就不好了。这么重要的文件既然交给你了,以后还是请你注意妥善保存。”——引自得到每天听本书。 ↩
ddd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