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熊市坚守】第二篇,第一篇是一碗浓浓的鸡汤(已发布),第三篇是盲目的投资者,第四篇是正确的方法论。
我们认可区块链,不只是因为技术牛,不只是因为比特币原来10000个才一美元涨到后来10000美元一个,不只是因为这个行业增长迅速,不只是因为有无数项目无数资金无数人才投入其中。这些都只是表象,只是结果。
先讲几个小故事:
1983年,David Chaum发表了把加密技术运用于现金上的想法,发明盲签技术。David Chaum 在1989年创立了DigiCash,将这个想法用Ecash付诸了商业化的实现。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方案。 因必须要有一个大家信任的第三方中心机构,加之外部银行的政策又进行了变相的打压,Ecash最终失败。
1997年,工程师亚当·贝克就在一个名为哈希现金(Hashcash)的体系中采用过类似工作量证明的设计,只是没有单独命名。
1998年,一个名为Dai wei的华裔软件工程师于1998年发布了B-money白皮书。在B-money的白皮书中,Wei Dai明确提出了“用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 来创造货币”的理念。 B-money的每个节点并不能记录全部交易信息,而是记录它们各自认为准确的记录,这就导致了全体节点无法对“工作量证明”达成一致,继而导致“造币”过程难以实现。
2005年,一个名为尼克·萨博的人提出了Bitgold比特黄金的设想。提出创建谜题,函数解答并生成工作量证明,加盖时间戳获得Bitgold奖励,再创建下一个谜题的思路。 由于萨博缺乏具体代码实现的能力,也没有招募到相关人才,Bitgold最终夭折。
讲这些故事,想要说,比特币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比特币的发明只是因为技术和环境的成熟让中本聪做了一件早该有人做的事情而已。
比特币所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对自己财富的绝对的控制。这是无数人想做,并且有无数人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做了无数的尝试。只不过中本聪这条路走通了而已。
比特币也绝不是中本聪一个人的功劳,不是中本聪从无到有发明的,他是建立在前人在P2P网络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工作量证明、时间戳等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的。
回顾科学发展史,为什么牛顿和莱布尼茨会同时发明了微积分?为什么格雷和贝尔会同时发明了电话?因为,那个问题就是那个年代应该解决的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了那个阶段,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了那个阶段,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到了那个阶段 。无数的人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换个角度,我们为什么要及时申请发明专利?因为,有无数人在做同样的事,你不第一时间申请,明天就很可能被其他人申请了。
没有中本聪发明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只会晚几年到来,或者可能换一个名字。如果没有中本聪,还会有上本聪、下本聪、张本聪、凌本聪来干这件事。
上面讲,无数人在做同一件事,如果没有中本聪,还会有上本聪、下本聪、张本聪、凌本聪来干这件事。另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聪”都要做这件事?区块链这件事解决了什么历史发展的必然问题?有什么底层逻辑?
这个底层逻辑就是去中心化。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去中心化的过程。
奴隶社会,奴隶连独立身份都没有,是贵族的私人财产。
封建社会,虽然理论上皇帝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人们基本是独立的个体,有了户籍制度,虽然还是被剥削,但起码有了选择被谁剥削的自由。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有了更大的独立性,首先法律上保证了人的生而平等。但因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为了生计还是不得不加入一个个的公司、工厂,参加大规模的社会协作。中心变成了一个个公司、工厂、村镇,人们必须依靠中心才能更好的生活。
到了近现化,生产力水平越来越发高。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公司和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小型化,人们对中心的依赖越来越小,甚至很多人以自由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协作,成为超级个体。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提出“优盘化生存”: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现在的很多公司,会计可以外包,车辆可以外包,食堂可以外包,甚至宣传和产品生产都可以外包,公司或者个人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长板即可。
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去中心化的过程。历史发展到今天,去中心化程度也发展到了今天。历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去中心化。
不是区块链带来了去中心化,而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区块链提供的更高水平的去中心化。
我们认可区块链,不只是因为技术牛,不只是因为比特币原来10000个才一美元涨到后来10000美元一个,不只是因为这个行业增长迅速,不只是因为有无数项目无数资金无数人才投入其中。这些都只是表象,只是结果。
真正的原因是,区块链升级了生产关系,释放了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