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记武汉2016年第一期学习力提升工作坊——POC验证实验篇》中,我介绍了”学习力提升工作坊”这个POC的实验情况。经过四周的实验,工作坊最后完成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工作坊的效果以及未来工作坊的改进情况。
工作坊结束效果:
在为期4周的工作坊练习中,我不仅设计了一些试验,同时收集了一些反馈和实验数据作为对工作坊整体效果的衡量。第一次工作坊总计14名学员,最后一次工作坊剩下7名学员。在最后一次工作坊开始,基于学员的自我感受对工作坊的效果进行了一轮反馈。根据学员自己的主观感受回答以下问题:
1. 是否掌握了工作坊介绍的学习技巧?
是:5
否:2
总结:从个人体验来看,没有使用并掌握工作坊的技巧 。究其原因是因为缺少对工作坊工具和方法的联系。
2. 是否学习到新技能?
是:7
否:0
3. 是否完成学习计划?
是:1
否:6
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对学习材料的难度估计不准导致了没有完成学习计划。
4. 是否掌握了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是:7
否:0
总结:大家都明白了“如何克服拖延症”。
5. 是否克服了拖延症?
是:0
否:7
总结:很不幸,克服拖延症的第一次努力全军覆没。不过对于我自己来说,通过交付这一次工作坊克服了自己的拖延症。
6. 是否感受到学习能力有提升?
是:4
否:3
总结:效果并不理想,对学习能力的定义缺乏定义和度量难以感受到提升。
对工作坊的反思:
总的说来,工作坊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各个实验的结果和反馈有助于我改进。通过学员的反馈反馈,反映出以下不足:
“学习力”定义模糊,缺乏度量,实为噱头。
工作坊的内容由我来“制造”并“灌输”给学员,而不是学员自己“发现”并“体验”。
内容不够系统,验证不够清晰,没有明确的内容和度量。
个人学习的内容不一,导致分享过程中比较无聊。
个人学习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个人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分享不够充分。
关于工作坊的改进:
由于“学习力提升工作坊”太宽泛,从而会导致不同的期望,但实际所得并不如此。
因此,不再使用“学习力”作为工作坊名称,而改用”学习技能“把”学习力“具体化为以下7个模块,使得每一个内容和技巧都可以检验:
1. 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和记忆方式
2. 思维导图——简单而有效的思维可视化工具
3. 学习看板——让你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可视化,避免拖延症
4. 高效听课——增大你的输入带宽
5. 高效阅读——快速阅读的技巧
6. 刻意练习——提升学习和记忆效果
7. 以教为学——让你的学习效果接受检验和反馈
从形式上来看,有以下几点变化:
把原先的“掌握学习技能“和”学会一种知识/技能“分为两个阶段,不在同一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掌握学习技能。把一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的集中学习方式。改为一周一次,每次1小时,期间每天练习1小时的方式。并且在技能练习的阶段采用建构主义和行动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应用学习技能。在经过第一个阶段的掌握后,采用该技能完成某项知识或者技能的自学。学习期间学习教练参与陪伴,加速学习效率,避免拖延。
如果是已知存在培训体系的技能,建议找一个专家来培训,避免盲目自学的浪费。
“学习技能提升工作坊”的参考材料也大幅扩张,以下书目在亚马逊都可以买到哦:
大脑知识部分:
《大脑使用指南》
大脑认知系列9册:
《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的寻求意义》
《意识与脑:一个还原论者的浪漫自白》
《触碰神经:我即我脑》
《重塑大脑,重塑人生》
《上脑与下脑:找到你的认知模式》
《你的大脑,你的生产力》
《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
《心思大开:日常生活的神经科学》
《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
思维导图部分:思维导图系列(套装共5册)
《思维导图》
《启动大脑》
《超级记忆》
《快速阅读》
《博赞学习技巧》
学习技术部分:
《如何学习》
《刻意练习》
《学习之道》
《行动学习的本质》
《练习的心态》
至于下期什么时候开课?那得我设计好了新的MVP才可以~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