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干货
2015年可算是我国个人征信市场化的元年,1月国内个人征信市场化闸门正式开启,目前腾讯征信等8家征信机构均已完成央行的入场调查和工作验收,也就意味着他们极有可能全部获得牌照。就在人人欢呼等待民营征信机构开门迎客,金融行业一片欢腾之时,百度、京东金融等巨头纷纷杀入,拍拍贷、算话征信等新兵也不肯落后各出奇招,百家争鸣背后马上面临着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而在这个千亿级别的征信市场上,P2P网贷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战场,各方玩家也已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巨头们大刀阔斧招招致命,中小征信机构面对层层绞杀该如何成功突围,恐怕唯有另辟蹊径方能另寻生机。
痛点里找机会,夹缝中求生存
市场化的市场终究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人们在惊叹蓝海马上沦为红海之时,唯有冷静头脑分析大势,才能从痛点里找到机会,夹缝中生获得生存空间。要知道目前的局势是:首批获准的8家机构是从20家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他们各自的征信产品都已陆续上线或开始内测。而现在为止已有30多家企业有意申请第二批征信牌照,如百度、京东金融、快钱、算话征信、拍拍贷等,且部分机构已经向央行提交了申请并被央行接受。厮杀在所难免,但细心观察,就能看到生机:
1、批准筹备的8家机构各有所长且分为四类:一为深耕传统征信业务的,如鹏元、中智诚;二为具有深厚金融行业背景的,如背靠平安集团的前海征信,隶属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集团的中诚信征信;三为占有互联网优势的,如阿里系的芝麻信用和腾讯系的腾讯征信,四为拥有特色数据源的,如联想系的拉卡拉、北京华道征信。这或许是央行有意为之,充分利用民间数据渠道及各类企业优势,补全金融数据打造多元化征信产品形态构建健康征信大生态,央行这种拥抱趋势,接受差异性征信机构的态度就意味着只要中小征信机构足够有特色,与如今征信体系形成互补就可能获得关注和鼓励。
2、巨头数据优势尚待验证。民营巨头闯入征信行业无非依仗其坐拥庞大的“社交数据”“电商数据”以及其他场景数据,希望利用过去累积的海量数据成形成可靠的个人征信评级系统。但这些数据在金融风控中是否有效还需验证。而从国际征信业务发展看,个人以往借贷留下的信用数据才是最有效评价信用风险的数据。美国的三大征信机构收集统计最多的也是信贷征信数据,甚至没有个人消费数据、通信数据、社交数据。即便有部分通信数据,也只是通信付费状况的履约数据。这就意味着巨头掌握的数据优势极有可能变成泡影,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3、身兼数职难敌专注,行业渴望独立第三方征信企业。征信机构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传统的金融信贷行业,通过信用信息和信用评估为金融机构提供客户筛选和产品定价的决策支持;更体现在创造诚信生态,提高行业失信成本,让失信人在金融生态链中被约束甚至被删选出局,降低行业信用风险。但目前拥有大数据的机构往往都有自己的金融业务或金融服务,既做基础数据,又出个人评级报告,既做裁判又做选手,另外巨头之间还存有多种业务交叉点。他们收集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数据本身就不合适,也难保信息准确和最终评价的公正性,更别谈数据共享,平台开放。而真正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则有可能做好“警卫兵”“观察员”角色,理清这团乱麻,从而为普惠金融的落地生根提供保护力量,这也恰好是业务模式简单产品“干净”的中小征信机构机会所在。
4、专注服务于P2P网贷的征信机构少,市场需要小而美。目前征信机构提供的产品与国内网贷平台的业务需求仍未完全契合,模型也有限。传统征信公司更受地域限制,如鹏元、上海资信等作为地方性征信平台,数据主要集中在各自所在的区域,但P2P网贷平台业务却分布在全国。另外我国多数网贷平台都涉及企业经营借贷业务等多种业务,征信机构为适应我们网贷平台的业务多元性就会放弃如人人贷、拍拍贷等垂直的P2P平台,市场亟需专注垂直于P2P领域,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征信产品和体系。
找准定位,中小征信机构P2P网贷大有可为
既然阿里腾讯平安们的P2P征信之路并非完美无瑕坚不可摧,中小征信企业如要绝地反击,就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坚持独立性的同时高度专注并聚焦于P2P细分市场,在差异化应用与扩展中与巨头错位竞争。并不断创新征信模式,努力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企业,从而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那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呢?
1、认清局势,了解用户与行业。野蛮生长的P2P网贷行业如今也是伤痕累累,行业面临洗牌重整,行业问题更是日益突显,如:1、客户质量差,主要来自银行低授信额客户以及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授信的客户属于次贷类客户。2、行业高利率覆盖高风险,即P2P借款客户通常承受高利率的模式存在巨大风险。一旦用户信息被银行或征信巨头获知,借款人就可能被拉黑,从而失去低成本获取资金的可能,或是优质客户被低利率水平的金融机构掠夺。3、行业内存在着借款人欺诈、多头过度负债等问题。行业在获客,运营及坏账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下亟需征信机构提供信用保障,实现阶段性保护,帮助行业转型,升级。
2、抓住痛点,避免少走歪路。P2P网贷对于征信的需要,不是需要社交数据、电商数据、位置数据等没有金融属性、缺乏验证性、弱关联的互联网大数据,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信用生态,它既能方便人们生活又能保护个人隐私,而大巨头的数据优势带来的便捷,某种意义上的代价可能就是个人隐私的丧失。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信用评级的两大任务是:第一补全评级体系,第二将错误的评级纠正,也就是改变原来错误的征信方法论。而恰恰第二个任务压力更大,破坏力也更大。至少目前没有一个评级都能百分百保证P2P网贷信用体系的安全和平稳。巨头们的征信体系可能可以利用掌握的数据来反映个人的信用特征,但如何搭建在这个过程中的对错误认定的纠错机制和形成完善的征信体系就可以成为中小征信的入口。
3、切分出独立用户市场,关注巨头“照顾”不及的用户。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 80%的人群未被央行征信体系所覆盖,而没有信用数据就意味着无法从银行得到借款,所以超过 78%的中国人有信贷需求却无法得到满足。而P2P 信贷之所以火的重要原因是 P2P 平台将注意力集中在开发这 78%的人群上。这些白纸一张的用户在巨头那也是连基础的信用数据都没有,与此同此,巨头的第一重心一定放在现在掌握并拥有信用数据的用户身上。这就意味着,只要中小征信机构专注服务这批有信贷需求而没有信用数据的用户上就将拥有巨大机会。
4、线下 线上同步,实现全方位占位。线上的虚拟性便捷的同时也加大了债务人信用风险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单纯依赖线上收集数据的方法无法对用户的信用程度做全面判断,也加大借贷风险。而线下收集数据的方式成本高、效果差,时效性低。中小征信机构切入P2P网贷市场就必须采取 “线下 线上”同步的方式,快速收集多种维度数据,建立自有算法实现用户画像,从而判断出用户的信用等级,为P2P所用,从成本结构和时效性上打败巨头。另外保持征信机构的独立性,只提供信息,不参与风险,尤其不触及资金池也十分重要。目前巨头已开始行动,且“左拉右扯”。如前海征信联合陆金所成立了“人民公社”开放平台,为P2P机构提供流量获取、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系统平台等服务;芝麻信用与积木盒子,点融网等展开合作。而算话征信提出“行业保护”概念,正搭建一套专为P2P网贷服务的征信系统,服务于特有的借款人群体却是另一种的尝试。
总之,中心征信机构在做好风险管控之外,也需要注重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应用,为P2P网贷建立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用惩罚机制和信用自我优化机制,前期做好“警卫兵”后期做好“服务员”,建立社会化征信平台,促进社会信用生态的完善,成为央行征信的有力补充,构建信用生态体系,在开启全新信用时代的同时获得自身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