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缺前端工程师吗? | TW洞见

2018-04-20 10:06:45 浏览数 (1)

今日洞见

文章作者来自ThoughtWorks:邱俊涛。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ThoughtWorks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内容来源:ThoughtWorks洞见",并指定原文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1

前言

这两天在好几个地方都看到了一篇关于『为什么整个互联网行业都缺前端工程师?』(http://chuansong.me/n/1369941)的文章,文章本身是去年的,中心思想是:其实我们并不缺前端工程师,我们缺的是优秀的前端工程师。我还是比较同意作者观点的,不过略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我结合自己的经验,也来聊一下这个话题:我们真的缺前端工程师吗?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sing.

传统软件公司划分开发者的方式下,在前端部门的程序员永远不会去读缓存数据部分的代码,设计师也不太可能去和开发坐在一起,开发也不知道软件最终软件会以何种方式部署在服务器上。

2

什么是前端工程师

我在招聘广告和办公室的一些对话中,听到了一个新的角色:UI Dev,事实上我在知乎上还回答过一个『关于ThoughtWorks的UI Dev』(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170650)的问题。简而言之,UI Dev可以快速的把设计师的作品实现为HTML/CSS/JavaScript代码。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觉得UI Dev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毕竟要学会HTML/CSS实现mockup并不困难,但是成为一名前端工程师则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

  • 会用PS来进行图片的处理(比如切图,微调等)
  • 用HTML/CSS实现mockup(可能还有SASS/LESS等工具)
  • 熟悉JavaScript(比如前端的MVVM框架,客户端模板)
  • 前端开发的工作流程(代码检查,精简化,模块化CSS,LiveReload,调试)
  • 编写测试(静态检查,单元测试)
  • 跨浏览器、跨设备的解决方法(不同分辨率,不同厂商)
  • 会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前端技术栈(移动端,Web站点,响应式设计等)

在有了基础的HTML/CSS/JS技能之后,你会尝试做的更好:

  • 如何更高效的操作DOM
  • 如何将CSS写的更加清晰易懂
  • 如何编写更加易于维护的代码(更有意义的单元测试)
  • 如何组织大型的项目结构,模块化,组件化等等

这些要求事实上已经不那么容易做到了。它可能会花费你2到3年时间来完全掌握。但是2到3年之后,即便你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前端工程师,这也还远远不够。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软件产品除了前端,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学习:

  • HTTP协议本身(缓存,鉴权)
  • Web容器/HTTP服务器如何工作
  • 无状态的Web应用的工作原理(如何让网站正确地运行在集群上)
  • 动态,静态内容如何分离部署(反向代理配置)
  • 安全机制如何配置
  • 监控机制如何配置

有了这些,也算是有点端到端的意思了。这时你也已经不是一个纯前端工程师了,系统中的大部分问题你都可以搞定,不过日常工作中可能更多的职责还是做前端的开发。但是这些还不够,软件除了交付之外,还有一些非功能性的需求:

  • 端到端测试(UI测试,比如selenium server/web driver)
  • devops(比如数据库环境,测试服务器,CI服务器的自动化provision)
  • 基本的UI设计原则(在某些页面确实的情况下,根据系统的已有UI做设计)
  • 数据库性能优化
  • 性能测试

这时候,你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前端”工程师。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不真正做一些后端开发/配置,并不能算是前端工程师,或者可以被称为偏前端工程师(partial frontend developer)。但是即使称为上边这样的“前端工程师”,我想这离一个优秀的工程师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我跟一位设计师同事聊过这个问题:

Dev眼中的世界是这样的,从墙上(物理的或者电子的)上找到一些卡片(story卡或者需求文档说明书),然后撸袖子开干,干的过程中有很多自以为是的理解,同样有一些自以为是的牛逼实践(TDD啊,自动化啊),最后功能做完,大功告成,然后接着做下一个卡片。传统的Dev,或者苦逼屌丝程序员的世界就是这样的:需求从哪儿来,不知道;做完之后谁来负责质量,不知道;最终上线的时候怎么发布,不知道;线上有问题了怎么办,不知道。在ThoughtWorks,Dev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边界的模糊。比如很多项目都不设QA角色,所有人都对质量负责,都做测试,也有OPs角色,但是大部分非生产环境都是Dev自己发布。也就是说,软件/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大部分实践我们都能涉足,而且可以带来改进,提升效率。但是这只是往下游(从开发,到测试,到部署,到运维),反过来看上游,比如需求从哪儿来,Dev还是不知道。这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因为这需求的产生才是核心,也就是我昨天跟你聊的:一个idea如何变成一个可视化的原型,然后进一步演进为项目原型?

开发工作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编码上,作为开发者/工程师,应该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上下文:比如我们的项目最终是给谁用的,需求从何而来,项目是如何部署在线上的等等。

简而言之,开发者视野应该放开开阔一些。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种角色上,不但不要局限在前端/后端开发上,压根就不要局限在开发这种角色本身上,你在系统中,可以是设计师,还可以是业务分析师。虽然不一定最终要你去转行做BA,或者UX,但是更广阔的视野可以使你更加高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可以在和别的角色互动式,快速的了解上下文。

我所理解的,前端不一定要熟知所有这些知识和技能,但是一定不要认为自己做好了前端的一亩三分地就足够了,不要给自己设限。跨界会给你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一个角色做久了,难免会产生一些盲点。这时候,换个视角,从其他角色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工作,又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而且不仅如此,很可能你会发现之前很麻烦,很难搞定的事情,在新的方法/视角下变得很容易。

3

我的故事

其实,我是一名后端开发

工作之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专注于“非前端”的领域。和很多刚入行的新人一样,我对计算机能触及的几乎一切领域都感兴趣:语言解释器,人工智能(遗传算法,隐式马尔科夫模型,自动纠错,模式识别),嵌入式开发,图形处理,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进程间通信,多线程模型,各种脚本语言(python,ruby,JavaScript等等),另外,日常开发流程中的一些工具的定制化也会花去我很多的时间,比如如何配置vim,写几个小脚本来和编辑器做集成等等。更别说那些令人一听就觉得激动的编程范式:面向对象,基于消息总线,函数式编程等等。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几年前的博客。

我的上一家公司的产品是一个省级电网的收费/计费系统(电其实和我们在超市里购买的其他生活用品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我在那里工作了差不多两年,日常的开发方式就是ssh登陆到RHEL(Redhat Enterprise Linux)服务器上,用vim(当然有一堆的vim插件)开发C代码,调试器是gdb(对,就是那个很牛逼,但是对新手特别不友好的gdb)。

我们用C语言给Apache的httpd写了一个扩展module,大约相当于现在rack里的中间件,这个module要和后端的一个要复杂的多的模块通信,其中不但涉及网络通信,还有*nix管道,缓冲,并发等等考虑。在这两年里,我几乎没有碰过任何的Web界面上的东西(处理用php写了一两百行的页面之外)在加入这家公司之前,我在一家用Java做报表的公司工作,技术栈为J2EE。其中有一些前端的工作,但是并不很多,而且说实话,我当时有些看不太上这些技术。HTML/CSS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比线程池,语言解析等差远了,所以我也没有认真地去系统学习。

在加入ThoughtWorks之前,在“前端”方面,唯一算是比较擅长的也不过是写JavaScript,而且对于前端的MVVM框架,双向绑定,模块化等高级货都没听过。且不能论HTML/CSS的最佳实践,连根据设计稿做出一个静态页面的的能力也不具备。我之前有一点JSP/HTML经验,而CSS经验也并没有超出如何画一个细线表格的范畴。换句话说,我的前端(特别是HTML/CSS)是最近才学会的。

ThoughtWorks的开发

在ThoughtWorks,很多团队是按照feature团队来组建的。相对于传统的component团队(按部门划分,比如研发组,测试组,设计组等,每个组还有可能会再细分成如用户调研,流程设计,视觉设计等等),feature团队里配备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的几乎所有角色:业务分析,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设计师(设计师一般不会常驻),有的团队还有项目经理的角色。

在feature团队里,你可以很容易看到不同的角色是如何工作的,很多时候,开发会和设计师一起来调整颜色,排版,布局,也可能和测试一起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showcase等。也就是说,角色之间的藩篱在淡化,而就开发这一种角色而言,对于前端/后端的区分也会显得非常模糊,因为需求划分之后的story(敏捷开发中的一个术语,其实就是需求的一种展现方式)是端到端的,比如一个商品列表展示的story,会包括:

  • 数据库的表结构
  • 访问数据库的ORM部分,
  • 使用ORM的业务逻辑service
  • 响应客户端的controller(消费JSON或者XML的HTTP接口)
  • 发送请求,处理响应的JavaScript代码
  • 和设计稿一致的CSS样式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外围的工具

  • 虚拟机环境准备
  • 数据库连接
  • 自动化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可能还有UI测试)
  • 数据库迁移脚本

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需要掌握和开发过程相关的一切实践中的一切工具。

在我的ThoughtWorks的第一个项目中,我是以Java开发工程师角色加入的,下项目的时候,我学会了自动化provision,cucumber测试工具,Rails,gradle(没错,我之前用Java都是用IDE构建的,在Linux世界我用make),jasmine测试工具,Backbone.js,haml.js。

第二个项目的时候,我是以前端工程师角色加入,下项目的时候,我学会了nginx配置缓存、负载均衡服务器,gatling测试工具,Hadoop/Spark等的集群配置,还有一些和项目相关的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栈,前后端分离策略等。

第三个项目我是以Java开发工程师角色加入的,下项目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做性能测试,如何建立一个漂亮的Dashboard(可以用来展现CI等),而且在业余时间系统的学习了CSS3和HTML5,将之前零敲碎打的那些知识串起来,这些总结做了几次内部培训后,还整理成了一本电子书。

第四个项目我又变成了一个前端工程师,但是这个项目有意思的地方是跟mobile相关,于是页面性能,体验又变成了一个重点,下项目的时候,我对无状态的Web应用,session的持久化,CSS3的动画,用Backbone.js组织多页面的方式等等又有了新的理解。

如果这些经历造成了你觉得我很牛的错觉,那我应该道歉。我觉得自己勉强可以算是个合格的程序员:对学习保持着热情,对解决问题保持着热情,仅此而已。在项目上,如果我发现了问题,我就想办法解决,如果属于知识欠缺,那我就会去学习。我还远远没有到达精通这些技术的地步,但是在工程实践领域,根据80/20原则,这些粗浅的知识足以解决80%的问题,而另外的20%,我们才真正需要一个专家来帮忙。也就是说,团队里需要有一个能解决20%的问题的前端工程师,而其他的80%的前端工作,应该可以被其他所有的开发完成,对于后端开发也是一样。

在ThoughtWorks,经常可以遇到非常优秀的跨界人才:比如做出心声(一个帮助聋哑人打电话的软件)的朱晨,他的主要角色是用户体验设计师,为了开发心声这个软件专门学习了如何开发;比如西安办公室的大牛何飞,在学完了我上边提到Web领域的绝大部分技能之后,又开始学习各种底层算法;比如UX王倩蕾,唐婉莹,也在积极的学习前端开发;同样UX角色的刘海生,又在向BA角色进发。

4

总结

我们缺的从来都不是前端/后端工程师,而是工程师(或者那些会系统思考,并总是想着解决问题的人)。角色划分在大的机构内可能是有意义的,就像历史上工厂里,工人被分为车工,钳工,木工,电工。但是这种模式在软件开发中未必好用,具体而微的小团队可能更具竞争力。而在一个个的小团队中,再细分前端后端就显得比较滑稽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具备基本的端到端能力(不仅仅是开发,更应该是具有业务上下文,即每个人都清楚我们要交付的最终产品是什么,以及这个产品是如何帮助最终用户的),每个成员也都需要为最终的交付物负责,而不是为自己的职责负责。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