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的共享单车市场,因为出行巨头滴滴的入局变数陡增。1月9日,滴滴宣布正式对小蓝单车进行托管,小蓝单车押金可直接转化为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算是给了遭遇困境、濒临倒闭的小蓝单车一个不错的结局。同时,滴滴还宣布即将上线共享单车平台,不只是有本次托管的小蓝单车,还有此前投资的ofo,以及即将上线的自有品牌单车,未来还将接入更多单车品牌。
滴滴多条腿走路为搭平台
从滴滴声明来看,其在共享单车业务上即将形成三条腿走路的模式:接入投资品牌ofo和托管品牌小蓝车,即将上线自有品牌。未来还将有第四条腿:接入更多第三方品牌。显然,滴滴没有按照常理出牌。许多人对于滴滴此举表示看不懂,在我看来,滴滴此举在意料之中。
滴滴用5年的时间,搭建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目标是覆盖一切出行场景。此前滴滴已基本完成对“四轮车”出行方式,包括专车、快车、顺风车、豪华车、小巴车、公交车、代驾、租车的整合。而共享单车作为最后三公里出行方式,是四轮车出行的重要补充,被滴滴整合是必然。
现在是滴滴整合共享单车的最佳时机。一方面,滴滴本身已经有了可观的用户基础和主要的出行场景,给入局共享单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市场在经过一年烧钱热战后,用户习惯已经被培养,相关基础设施如城市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在融资40亿美元后,滴滴账面资金储备已经达到120亿美元,也有了加码共享单车市场的弹药。
因为滴滴要做的是出行平台,所以投资ofo与收购小蓝车不矛盾,自己做也有可能,接入第三方单车合情合理。平台的本质是连接,对连接对象应当兼容并包。口碑有外卖业务,但阿里却投资饿了么,整合百度外卖,同时在美团持有股份;谷歌Android是平台,但它也有Pixel手机;京东有自营电商同时也有平台电商,还与第三方平台如唯品会合作,类似的现象在多个平台都存在。
做平台意味着,滴滴共享单车可以覆盖不同的单车出行场景,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ofo、小蓝车以及滴滴即将推出的自有共享单车,在车型、城市、区域以及模式等等维度都可以互补。特别是滴滴强调“无押金”骑行理念,如果可以整合更多共享单车,就有更多的单车出行数据,进而更好地实现无押金骑行服务。做共享单车平台,也体现出滴滴的开放思路,滴滴的出行生态正在引入不同的出行和配套服务商,来覆盖出行全场景。
滴滴为何要做自有单车品牌?
此前传言多时的滴滴即将做自有品牌共享单车的消息,也终于尘埃落定。在共享单车市场战局混乱、烧钱激烈的前提下,再做自己的共享单车,似乎不是明智的选择。那么,滴滴为什么最终还要上线自有品牌共享单车呢?
第一,目前共享单车市场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被解决。
共享单车滴滴自己一定会做,因为行业有一些问题需要被解决,比如最为诟病的押金问题,尽管目前已有部分共享单车通过互联网征信实现了免押金,但覆盖人群有限。滴滴通过“四轮车”出行数据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信用,进而免押金。再比如共享单车投放调度问题,滴滴通过出行数据分析,再结合自身业界领先的交通资源角度技术,同样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在共享单车市场竞争复杂后,滴滴有了双保险。
共享单车竞争复杂、格局未定,但这个版图滴滴势在必得,所以滴滴必须要给自己上双保险,托管小蓝车不够,自己做共享单车,同步做平台,则是重重保险,同时也是未来谈判的砝码,进可攻、退可守。 一方面守住出行平台的大入口,一方面对共享单车进行两手准备。
第三,做自有共享单车的经验,有利于做好平台。
谷歌在发布安卓系统的同时,推出了Nexus自有硬件,将之打造为安卓平台上的硬件标杆;百度在做Apollo自动驾驶平台时,也在做自有无人车。做平台时做自有业务,可以摸索经验、打造标杆,进而让平台更好。滴滴做自有品牌共享单车,同样可以摸索共享单车在硬件、管理、调度、变现等等领域的经验,为行业贡献经验,甚至最终不只是开放流量入口,而是开放共享单车供应链资源、调度系统、管理平台等等,进而将共享单车平台做得更好。
中国市场出行竞争看起来正在变得更加激烈,一边是美团入局、易到复苏、小专车平台如曹操们相继面世;另一边是摩拜单车通过做共享汽车的方式变相入局。但事实上,在业务层面的竞争,滴滴胜券在握,在市场有绝对领先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覆盖全场景构建壁垒。
滴滴现在更多的精力在关注下一个更大的战场。毕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窝里横的生意好做,要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提升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地位,还需要拿出实打实的硬实力。去年底,滴滴融资40亿美元,账面资金储备高达120亿美元,有多少军火,才有资格参与多高规格的战役。共享单车只是一个其中一个插曲,一个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