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百度百家。
“全国人民用筷子用得好好的,突然跳出一大款说改用刀叉吧用一次我给点儿钱……”,拉卡拉总裁孙陶然对巨头O2O大战如此点评,“所谓O2O,传统的预约消费而已,并不创造任何价值从存量中分一杯羹而已。”冷眼旁观的拉卡拉在巨头们的移动支付对决中,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刷卡型支付日益式微。孙总一语道破天机,但事实却是两匹脱缰的野马并不这么认为。
O2O大战持续升级
O2O大战已经从一平米的车舱打到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原本的和平主义者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如果你跟了,付出巨大却不一定能收获什么;但是你不跟,却会被人认为掉队。
当百度被裹挟进这场O2O大战时,更能说明两马对决升级为世界大战。
百度整合糯米网之后,3月7日开始投入1亿元请全国人民看电影唱KTV下馆子,要打造女生节。而以游戏和门户业务见长的网易也掺合进来,让三八节更为混乱。3月8日是电商必争之地,蝴蝶节、桃花节……一堆名称让人眼花缭乱,而百度、网易、淘宝以及微信进入则是“添乱”。
腾讯忙着将其电商业务下嫁京东,战略舍弃电商以便将集中有限精力单点突破O2O。在支付宝钱包、手机淘宝的支撑下,阿里移动基础能力在日益增强,美团、高德、陌陌等“棋子”纷纷发力,就要被拧到一根绳子上。600亿美金市值,坐拥40亿美金现金,拥有中国最大的流量入口,技术壁垒最高的百度也已入局,厚积薄发。BAT之外的巨头们也已在站队,越来越多的Online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打通Offline。
而万达、万科这些典型的传统水泥人也在导出寻觅鼠标人,以求逆袭,从Offlin打到Online来。在互联网巨头和传统行业之间,还存在这耕耘多年的中间玩家,例如豆瓣、12580、团购网站、点评网站、旅游网站们。谁也不甘示弱。
O2O大战持续升级。
所有人都认为移动物联网是未来,而又有许多人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与O2O划伤了约等于号。谁没有参与到O2O大战,谁就没有未来。
O2O不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可以看一下对应的美国互联网巨头们在做什么。
电商巨头Amazon在做基础设施建设,云服务,基于大数据的购买预测,无人机送货虽不现实但故事还算浪漫。总之,它在围绕改进用户体验做文章。发展十来年的电商都还没闭环,体验都还不够好,为什么电商玩家们却想着去闭别人的环呢?自己坐拥着数据金矿,可以凭借脑力劳动来挖掘,为什么要去跟人拼体力劳动呢?
Google在做无人驾驶汽车,在做Google Glass,会推出Google Nexus Watch;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还有不断优化Android和ChromeOS;最近它还收购了智能家居Nest,Chromecast刚刚开放它的开发者接口,进军国际市场;它还要入股最大的PC厂商,TOP3手机厂商联想。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网络环境,它正在升级Google Fiber项目,让免费Wifi热点覆盖更多的城市,去年推出了Google气球——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上网。
Facebook先后推出Places、Check-in Deals、Deals、Offers等服务。在移动优惠券上,FB走的基于信息服务的广告模式,而不是所谓的O2O,它并不需要铺张地投入到线下资源的争夺之中。铺张导致浪费。值得注意的是,FB这样做的前提是可以马上赚钱。截止到最新财报,其连续6个季度的财报中,其移动收入在季度总广告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4%、23%、30%、41%、49%和53%。而国内走得最快的巨头是百度,去年底移动营收占比刚突破20%。
为了更好地利用其社交图谱,FB去年推出Graph Search;为了建立开放的生态,FB 推出Graph Api,将社交图谱数据与其他网站共享。为了帮助更多人连接,花190亿美元收购了Whatsapp,50人团队打造的产品只专注于帮人们聊天,O2O是什么玩意儿估计他们没时间关心?
苹果正在为它的下一代产品精雕细琢,iTV或者iWatch。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是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十分努力。
他们对地图、钱包这样的基础性业务均十分重视,但在所谓的O2O市场,对线下资源的争夺,并没有投入多大精力。Google也曾想过收购Groupon,但最后没如愿。而Groupon与国内的团购玩家并不一样,它仍旧是走的推广模式的路线,可以收取商家40%的佣金;而国内的团购们干的却是促成交易。也就是说,Groupon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玩法。美团们已经不算互联网公司了。
跳出O2O,移动互联网还有更多待开辟的领地。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物联网(M2M)、车联网、智能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它们更适合科技巨头们施展。
中国科技公司回头是岸
在中国,谁会在上述O2O之外的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所建树呢?我认为是百度和小米。
百度有大数据方面的优势,且已经开始探索围绕大数据的商业化。百度迁徙秀出其实力;它有多媒体搜索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这些技术在车联网、智能家居、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可以大规模应用。Google无人驾驶汽车便是集合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自动感应等技术一体的杰作,而Google眼镜则是语音助手 图像识别的典型移动移动应用。Google对应到中国,自然是百度。
他正在加固百度云和地图,笼络软硬件开发者,推出面向可穿戴设备开发者的云:dulife。最新动向是百度入股了一家智能家居公司,海眸科技,配合百度爱奇艺帮助百度抢占客厅。与Google相比,百度缺的是硬件能力以及杀手锏的应用。Google通过安卓以及收购获得了这样的能力。
百度还在摇摆之中,既要O2O又要其它。
而小米则是公认的前途不可限量的硬件公司,是中国的苹果。尽管小米推出了MIPAY,但对O2O,它并不感兴趣。而小米路由器的思路则是成为智能家居的中心枢纽。
在两会上,李彦宏用的手机是小米3,则引发外界猜想。如果百度和小米走到一起,或许会给大家讲一个不同于O2O的故事。因为,O2O已经让人有些疲劳了。
张小龙曾经透露过对Google Glass的兴趣甚至在考虑微信如何与之结合。显然,这样的想法已经让位给繁杂琐碎的支付大战。阿里可以用一个与张小龙同名的人入职来一场公关玩笑,这样的事情想必是张小龙疲于应对的。腾讯帝国商业化的车轮轰隆隆地碾过张小龙建造在微信上的产品理想。
阿里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腾讯要提供“一站式生活”。使命成为两家在O2O市场打得不可开交的宿命。有人说腾讯和阿里这一战的结局是,阿里以1500亿美金成功IPO,腾讯进入2000亿美金俱乐部,未来将倍增到4000亿美金。
不论饼画多大,最终都还是需要业绩落地。
美国更加“轻”的Yelp和Groupon虽然上市了,市值加起来不及一个唯品会。O2O蛋糕确实很大,更准确的说法是,Offline这一块传统商业的蛋糕十分之大。将传统的本地生活服务商业的利益与所谓O2O模式的价值划等号,是巨大的错误。
所谓O2O业务,团购,企业线上推广、线下信息化、在线预订点餐、在线打车、在线买票、点评分享、比价查询、就算能够闭环,恐怕也不是任何一家巨头或者它的嫡系可以为之,本地化的属性意味着它们有本地化的利益分配。而且,这在本地生活服务这块大蛋糕面前是在是太小了。
O2O大战很可能是一个陷阱,小心陷进去无法自拔。
SuperSofter是微信第一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