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十几个打车软件创业公司“摸黑”前行。12月,快的打车率先与支付宝钱包联手推广打车移动支付,在北京出门打车用支付宝钱包付款,乘客和司机每人可以获得5元返现。
随后,滴滴打车与微信支付合作,并宣布从1月20日开始打车立减10元。之后快的和支付宝迅速跟进,并喊出“永远比对手多一块”来压制滴滴。
自此,堪称互联网最疯狂补贴大战拉开帷幕。成交每个订单,用户和司机都可以得到10元以上的高额补贴和奖励。而且双方都希望在补贴上压对方一头,导致补贴数额越来越高。据媒体公开数据,截至5月,快的和滴滴用于乘客和司机的补贴金额超过24亿元。
这种简单粗暴的补贴方式引发了多家媒体关于“炮灰论”的热议,据支付宝高管回忆,作为当事人,其实也未能理解“疯狂补贴”的深意,但既然是来自“最高层”的意思,那必须执行下去。而一些过激的业内人士,直接定性打车软件会“死在黎明前的路上”,或者成为移动支付的“炮灰”。
“打车大战”一周年过去了,快的和滴滴不但没死,反而赢得资本更大力度的支持,相继获得巨额融资,而下一个“补贴大战”的战场从单纯的出租车扩张到专车领域。更加明确的是,打车软件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更大体量和未来在O2O时代,因为卡到“出行”这个关键入口。
引用哥伦布的名言:黑暗的大海并不可怕,惊涛骇浪也不怕,因为我心中有光明的航线,我已经看到了新大陆!而打车软件公司目前正在驶向O2O新大陆的航线上,当然,并行的竞争对手也很多。
“炮灰”的价值
据粗略估计,2014年快的和滴滴补贴金额超过30亿元。去年5月之前,补贴大战“金主”是阿里和腾讯,之后的补贴行为则由快的和滴滴自发主导。5月之前24亿,之后零星补助总额也超过6亿元。
30亿是什么概念呢,100元人民币高0.1毫米,重1.15克。由100元堆成30亿元重30多吨,高300米,上海东方明珠塔高度为468米。这么大笔资金用“补贴”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送出去,难怪会引发“炮灰”论。
其实互联网“烧钱”不怕,怕的是“烧钱”之后没留下有价值的沉淀。而通过补贴大战,30多款打车类软件大多都被动出局,只留下快的和滴滴成为行业双寡头。避免了团购时代“百团”、“千团”的多年厮杀和资源浪费。
易观咨询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其中,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此外,截至4季度,快的打车覆盖360个城市,滴滴打车覆盖300个城市。
“炮灰论”的另外一个质疑点是,快的和滴滴可以成就的是其背后阿里和腾讯的支付场景,而其自身则无法成为完整的商业模式。但从共享经济大潮来看,这种看法格局显然不够大。
从眼下说,随着打车软件成为用户出行的集中流量入口,本身就具有了媒体属性,是天然的新媒体平台。据媒体报道,快的打车去年第一季度的单月广告收入已经达到千万级别。从最近与可口可乐、伊利等一线快消品深度合作就可以看到其广告价值。
当然,跟庞大的支出相比,这些收入只是杯水车薪。但在一个细分行业做到顶端,同时也就拥有了无数可能性。而广告对于“不差钱”的打车软件公司来说,只是变现的一种尝试。如果说庞大流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广告只是土地边缘的一些野果子,更多代表未来的新业务将诞生于此。
下一波BAT
如果用时代来划分,BAT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王者,成为不可取代的三大入口。这份尊荣也延续到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三家直接或者间接的APP产品已经分食掉超过80%的移动互联网入口。
但是阿里巴巴仅仅占据了5%的国内消费总额就成为巨头。而O2O时代95%的场景亟待开发。出行无疑是O2O时代的关键入口,而打车软件公司已经先行一步。资本对Uber和整个约租车行业的认可,已经充分证实了未来综合出行的体量。
从现状看,经历过补贴大战的打车软件公司在“约租车”领域有了抢跑优势。2014年7月,快的一号专车在8个城市同时上线。8月,滴滴专车正式上线。依托打车软件的庞大流量,一号专车和滴滴专车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远远超过2014年初落地中国的Uber,以及此前就开展这类业务的易到用车。
数据显示,快的打车软件日订单10万量级用了一年半,而旗下一号专车业务达到10万量级用了3个月。尽管遭遇了政策不明朗等阻碍,但整个出行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外加资本推动,约租车市场前景已然明朗。
但是打车软件公司绝不会止步于约租车,其未来是是打造一个可以满足任何出行相关需求的综合平台,这个入口将在O2O时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预见的是,专车大战之后,拼车、顺风车等各种应用会被开发出来,或者直接并购创业团队。
回到“烧钱”这件事上,打车软件商业模式迅速被验证可行,无疑得益于资本的大力驱动。也许O2O上一个热点模式团购“百团、千团”的淘汰战过于惨烈,资本市场更愿意集中优势资源在更短的时间来验证商业模式。
这种“加速”经验也被资本复制到新领域,比如外卖。2014年先得到8000万美元,又得到3.5亿美元的饿了么迅速抢占外卖领域60%多市场份额,连O2O“老兵”美团都得奋起直追。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发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将会壮大于O2O时代,下一波连接虚拟和现实交易场景的,有望达到甚至超过BAT体量的公司将会诞生。
“罗超”(luochaotmt)。互联网给了我们自由,这是最好的时代。罗超,是虎嗅网2014年度作者,WeMedia联盟成员,百度百家首批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