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为了使PLC有效运行,它们需要与各种设备进行通信,如传感器、执行器和人机界面(HMI)系统,甚至是第三方的设备等等。通信协议就是促进这种交互的语言,允许以标准化和高效的方式交换数据和命令。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PLC通信协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接下来,通过这一系列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讨PLC通信协议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性,旨在为各位自动化工程师提供通信协议选择的参考依据。欢迎各位大佬和朋友们参与讨论,如有错漏,请在评论区指正。
什么是通讯协议?
通信协议是在两个或多个通信设备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组规则。
通信协议充当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和通信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通信协议,设备只能相互连接,但不能相互通信。
因此,我们可以说,PLC用于与不同的现场设备、编程设备、其他PLC以及控制器、HMI、SCADA等通信的通信协议,统称为PLC通信协议。
PLC通讯协议种类
关于PLC的通讯协议的种类,早期已经有文章介绍过,猜猜总共有多少种?具体答案可参考往期内容:
PLC 常见的通讯接口和协议有哪些?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PLC通信协议的基本特性,包括它们的传输速率、最大传输距离以及支持的链接节点数量等。请注意,实际的参数可能会因具体的工业环境和设备而异,并且某些协议可能有不同的版本或实现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
上表的数据仅供参考,如数据有问题,请在留言区指正。在选择通讯协议的时候要考虑设备的需求,通讯速率、通讯距离、通讯的稳定性以及整个系统其他设备的通讯协议类型等进行确定。
影响PLC通信协议选择的因素
PLC系统选择正确的通信协议取决于各种因素,大体上包括:
- 应用程序要求:考虑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如数据传输速度、确定性和网络拓扑结构。
- 兼容性:确保与自动化生态系统中现有硬件和设备的兼容性。
- 可扩展性:评估协议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额外设备的扩展和集成。
- 可靠性:评估协议在错误检测、容错和数据完整性方面的可靠性。
- 供应商支持:考虑PLC供应商支持的协议类型还有各项服务,包括文件、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