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遇上制造业,飞书项目的 IPD 解决方案能行吗?

2024-07-24 11:04:18 浏览数 (2)

作者 | 张晓迪

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都在大力加强研发方面投入,把研发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制造业研发周期长,参与部门多,如何快速且准确的响应市场需求,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是摆在企业面前的课题。

在当前制造业环境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对于提升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上市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需求愈发迫切。IPD(集成产品开发)作为一种先进的研发管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昨天飞书项目发布了深入制造行业的 IPD 产品解决方案,这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期待。

本期《极客有约》,我们邀请到了飞书产品副总裁洪涛做客直播间,和我们一起聊一聊飞书项目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今天的成就,这背后又经历过哪些有趣的故事?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将如何驱动企业流程变革,为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1 入局制造业:IPD 破解管理难题

霍太稳:在我看来制造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行业,涉及众多流程和巨大的投入。为什么飞书 项目选择为这个如此复杂的行业设计这样一套产品解决方案呢?

洪涛:飞书项目起源于字节跳动公司内部的项目管理需求,经过两年发展,推出了一款面向中大型企业、特别是 100 人以上研发团队的专业项目管理工具。在产品发布之初,飞书项目便接触到了来自先进制造业的客户,这些客户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IPD(集成产品开发)和流程性组织等先进的管理理念。

通过市场调研,飞书项目发现这一市场需求巨大,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变化和升级的进程,逐渐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研发自己的产品。我们认为,硬件制造领域的新品研发与软件和互联网研发领域的项目管理经验有着相似之处,因此开始寻找一些先进制造的客户进行共创,踏入了这个新方向,开启了新进程。

霍太稳:我理解在研发产品时,虽然核心原理可能具有普遍性,但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却各有差异。制造业是一个需求庞大的领域,我们花费如此大精力研发的工具,需要能够解决制造业企业的什么痛点,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呢?

洪涛:制造业与软件行业在研发周期和迭代速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软件行业如抖音,每个星期都能发布包含新功能的新版本,进行快速迭代。然而,制造业的周期却非常长,一款产品从设计到上市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这种以年为单位的研发周期与互联网行业的敏捷研发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所以,我认为制造业最大的痛点在于,企业在从代工或组装、OEM 升级到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的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制造业的生产一旦投入方向错误,或市场反响不佳,可能导致血本无归,中间的投入和浪费将非常巨大。

霍太稳:我记得我国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了过一个有名的理论叫“微笑曲线”理论。微笑曲线的两个高点一边是研发,另一边是市场,中间基本上就属于生产和制造,如果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把控不好,“微笑曲线”就会变成“愁人曲线”。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关注并优化哪些重要的环节,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成功的概率?

洪涛:确实,这也是许多制造行业引入 IPD 的核心原因。IPD 的底层理念是将产品开发行为视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强调市场和技术双轮驱动。IPD 要求组建跨职能团队,包括技术突破团队和市场需求研究团队,以确保在项目早期就引入全面的能力。通过这种模式,制造行业能够更有效地开发新产品。

例如,在决定开发一款新产品如手表时,IPD 会引入各方声音,包括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门和外部机构,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这一点与飞书项目在字节内部的互联网需求或价值研发管理实践相似。

霍太稳:刚才洪涛也说咱们软件的生产过程和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本质的思想上可以是一致的,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它又是不那么一致。比如说一个软件的开发,其实迭代它还是相对比较快的,即便出现问题也可以快速回溯。那么在制造业里的评审会议,和互联网企业评审会议有什么不一样吗?

洪涛:评审在互联网行业和制造业中普遍存在,但两者在方法和深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互联网行业更注重发散性和创意性的评审,通常通过会议讨论、在线评论和交流来形成待办事项和结论。

相比之下,制造业的评审过程更为复杂和结构化,涉及专业问题如 BOM 元器件管理等。制造业采用评审要素机制,建立完整的评审要素库,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评审过程产生长且复杂的检查清单,多个角色参与,对每个条目进行严格评审。此外,制造业对质量把控要求更严格,因为产品出现 Bug 可能导致全部召回,成本极高。

霍太稳:所以说我还挺好奇的,在引入 IPD 之前的企业通常使用哪些工具管理工作流程?

洪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同公司的实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头部大型公司虽已开发自研工具满足特定需求,但这些工具通常无法覆盖完整的 IPD 链路,实现一站式解决。中型公司可能选择购买 PLM 工具或其他定制化工具,在 IPD 的某些环节实施数字化。

还有些公司则更倾向于使用 Excel 或 Project 等单机工具,依赖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进行项目管理。在飞书项目推出 IPD 产品解决方案之前,市场上较少有标准化的 SaaS 产品来解决这一问题,飞书项目在这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霍太稳:也就是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仅针对特定的岗位或生产过程中的某一段实施了数字化的情况。尽管产出了数据和数字化工具,但这些数据和工具并没有在整个生产链条上实现统一。换言之,企业可能缺乏一个能够整合整个生产链条的统一工具。而 IPD 作为一种集成化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整个生产链条的数字化和统一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响应速度,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洪涛:没错,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容纳不同角色和全链路人员参与到整个流程中。飞书项目的设计具有高度的可配置性和弹性适配能力,无论是市场营销还是研发制造流程,他都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部门和团队的需求。它们可以在 IPD 产品解决方案里被飞书项目串联起来。

霍太稳: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将管理层的决策和意志,通过工具化手段严格地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但这与传统的工作方式相比,在工作流程上有一定的转变,如何让员工顺利接受并适应这种新的工作模式?

洪涛:飞书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弹性适配能力。它并不提倡提供一个统一的流程模板供所有企业应用,因为这种做法在实际落地时会面临诸多挑战,如与企业现有工作习惯不符、难以满足不同企业的特定需求等。

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紧密适配企业的现有流程,通过无代码配置和开放的定制能力,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流程设置。这种方法既能为不同企业定制化地配置 IPD 流程,又能逐步引导员工适应 IPD 变革。通过逐步调整和迭代,企业可以实现管理层所期望的最终流程方向。相比传统的软件采购模式,飞书项目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即能够灵活地适应企业需求的变化,实现了真正的弹性适配。

霍太稳:假如企业决定使用 IPD 的产品解决方案,飞书项目会为企业提供前期的培训或者导入上的支持吗?

洪涛:如果选择使用飞书项目,那么肯定会经历一个标准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我们非常欢迎大家在购买之前先试用飞书项目,先了解这个产品。因为飞书是一个非常专业且复杂的工具,我们不敢说它一定能适配每一个公司,关键在于试用。

在试用过程中,我们会配备专门的实施团队,帮助你进行配置、培训,甚至提供插件定制的人才服务。所以,我们更强调的是,你需要先去了解这个产品是否适合,如果企业觉得整个过程顺利,飞书项目也有信心为他提供一个完整的计划表。比如,我们会先召开启动会,然后制定时间表,明确何时达到何种功能的渗透率,双方共同努力在企业中落实这件事情。整个导入过程我们已经标准化了,我们也是用飞书项目来管理自己的实施过程的。

霍太稳:因为我们也销售产品,比如我们极客邦科技的“极客时间企业版”。我觉得你刚才推广我们的 IPD 产品解决方案或飞书项目的解决方案的方式非常明智。你先试用,如果用着不好,那你就不要买。否则,如果我强行向你推广一个产品,你真买了,然后发现不好用,你反而会说是产品不好,或者它没有满足你的需求。

洪涛:对于 ToB 的专业产品,尤其是业务系统这类公司核心的生产线工具,不同公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对数字化工具的适配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强调产品试用和理解的重要性,甚至可能需要用户进行一定的学习,才能充分掌握产品的复杂性。

通过这种方式,飞书项目也是希望能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清晰、透明且易于理解的试用和实施流程,确保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明智的决策。

2 从理念到实践:飞书项目 IPD 关键创新

霍太稳:根据我的一个了解,最早飞书项目发布时被称为“抖音高速成长背后的生产线”。从擅长的软件研发领域进入到更传统的硬件制造领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为什么要做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这个产品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洪涛:飞书项目在 IPD 产品解决方案上的打磨已经投入了两年时间,最初是在 2018 年 10 月在抖音内部孵化,直到 2021 年才对外商业化发布。

最初是一位消费电子行业头部企业的 CEO 来访字节跳动时分享了他们在组织内推行 IPD 和流程性组织的理念,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发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软件行业在追求优质产品的底层逻辑上是一致的。通过学习,我发现 IPD 的本质理念与飞书项目中的流程再造逻辑相契合,都源自“流程之父”迈克尔·哈默的思想。因此,飞书项目决定研发 IPD 产品解决方案。

霍太稳:我觉得从熟悉的软件开发领域勇敢地迈向如此复杂的新领域,是非常勇敢的。如果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对中国乃至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企业不仅有 IPD 的思想,还有一套工具来帮助实践这一思想。那么在与这些典型企业的共创过程中,你是否获得了一些新的认知,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

洪涛:这是一个逐渐感悟的过程。我认为“难而正确”的认知在不断加强。首先,做好 IPD 非常难,虽然我们现在只是入门,但我们将持续投入、迭代和提升我们在 IPD 解决方案上的实力和优势。

其次,我们收到了很多客户的积极反馈。有客户给我们写感谢信,说我们解决了他们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励。通过这两年与几家典型企业的共创和学习,我们不断吸收经验,进行产品抽象和打磨。虽然我们还不敢自称 IPD 专家,但可以说已经入门,对业务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果飞书项目能在这个过程中为这些企业带来巨大帮助,那我就认为这件事做得非常值得。

霍太稳:目前虽然飞书刚推出 IPD 的产品解决方案,但是我相信可能有一些企业已经在使用了。可以介绍一下,现在是哪些典型的客户正在使用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他们在哪些场景下应用了此方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洪涛:现在有 30 家左右的中大型企业客户正在使用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例如公牛集团,旗下有一个子公司叫做沐光智能,采用了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进行生产制造,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他们向公牛的总集团推荐了我们的解决方案。现在,公牛集团也开始采购我们的飞书项目行业专版,这是消费电子行业的一个典型案例。

除了公牛集团,还有锐捷网络,这是一家专注于路由器、交换机等硬件产品生产的企业。另外,新大陆支付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是全球领先的 POS 机生产企业。我曾多次访问过他们在福州的工厂总部,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度的共创合作。

此外,创元集团旗下的美妆品牌玛丽黛佳,以及 SKG 都是飞书项目的用户,还有各行各业,消费电子、零售、硬件制造、传统制造等。这些企业都对我们给出了非常正向的反馈。

飞书项目帮助他们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把流程沉淀为企业的数字化资产。飞书项目帮助这些企业把原本可能存在于纸质文档、项目经理的脑海或大家口口相传的一些约定俗成的流程、内容,固化成了企业的固定资产。这样,当新员工加入时,他们可以通过系统来指引自己,了解公司的流程和工作方式。这一点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霍太稳:本次发布会标志着飞书项目 IPD 产品解决方案的启程,接下来,面对认知变化和升级,飞书项目计划如何对 IPD 解决方案进行持续的变革和优化?

洪涛:在本次发布会上,除了展示飞书项目的基础功能外,还重点推出了飞书 IPD 解决方案中的两个核心功能:全景泳道图和全栈式评审解决方案。这两个功能涵盖了 IPD 中非常关键的能力,包括计划管理协同式的 WBS 计划表等。

展望未来,飞书项目 IPD 解决方案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重点强化产品的整体开放性。这包括流程的开放性以及 WBS 计划表的定制能力,将重点投入于提供标准开放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不同企业的特定需求。

此外,飞书项目也计划进一步提升计划表的相关灵活性和用户体验,进一步强化易用性。我们相信,让公司员工更容易、更舒适地使用产品是非常关键的。

3 跨界再出发:飞书项目持续探索

霍太稳:飞书项目在 IPD 产品解决方案上有了很多的洞察和探索,那回溯飞书项目的发展,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哪些关键转折点或里程碑?包括洪您在字节跳动的成长经历可以一起分享一下吗?

洪涛:自 2017 年加入字节,我便成为抖音初创团队的一员,亲历了其从零开始的成长。作为研发工程师,我见证了抖音的快速发展和团队扩张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对新人融入和标准化流程的需求。为此,我开发了飞书项目,旨在将研发流程标准化,提高团队效率。随着抖音体系的复杂化,我们发现需要一款能串联所有角色的工具,于是飞书项目应运而生。经过对内服务的打磨,我们的产品逐渐支持多业务,满足字节庞大产研集团的灵活性需求。

2021 年上半年,我带着团队加入飞书,将飞书项目推向商业化市场,并获得了大量客户。最近的里程碑则是我们将通用的项目管理推向硬件制造的 IPD 解决方案领域,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霍太稳:这是否意味着,在已经推出了针对制造业的 IPD 产品解决方案之后,未来还会推出其他领域的专有方案?

洪涛: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计划来公布下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我们一直在标准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包装出专业性相对不那么强的解决方案,并在不同行业中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像 IPD 这样极度复杂的解决方案,需要产品能力的迭代提升才能支持,因此我们为 IPD 场景和产品解决方案进行了专门的产品能力支持。

对于未来,我初步的设想是进入生命科学行业,这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行业,尽管我们目前对此领域并不熟悉,但我认为通过产品的改造和迭代,有可能发布专业的解决方案。核心在于向客户学习,以理解并满足他们的专业需求。同样,建筑和其他一些从传统互联网人角度看数字化改造程度不深的行业,也可能蕴含着大量机会。

霍太稳:现在很多大模型的公司都进到这个行业里去,说明这个行业是足够大的。我想知道产品灵活性增加的同时,是不是同时也意味着要使用这个工具的复杂度就陡然上升了?

洪涛:我们的产品确实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但这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在企业环境中,不同角色的人员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对于专业的 IT 部门来说,他们负责产品的落地和实施配置,可能会觉得产品复杂,需要学习和理解。为此,我们会提供原厂专业的实施人员以及合作伙伴来协助客户。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产品使用者来说,一旦流程配置完成,产品的实际使用性是相对较好的,因此他们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霍太稳:你曾经提到过的观点“提升效率并不是通过增加工作量,而是通过减少产研工作量”,在飞书项目中是否体现了?

洪涛:是的,我认为在企业中最大的效率问题并非源于个人能力的效率损耗,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配合磨合的效率。飞书项目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专业人员从无效的效率折损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最大的效率提升。我们解决的效率问题,并不是让你多做多少事儿,而是让你少做一些没用的事儿。

4 AI 赋能:项目管理拓展能力边界

霍太稳:展望未来,随着各行业都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你认为飞书项目的解决方案和应用还能在哪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洪涛:我认为 AI 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我们内部已经开始将 AI 与项目管理领域结合,虽然目前还没有产品化,但我相信在 2025 年可以期待这一点的实现。如果未来的流程能够通过 AI 或 AIGC 的方式自动提取和优化,那么想象空间将非常大。

此外,飞书项目沉淀了大量数据、业务流程和日常工作信息,它可以自动进行一些分析,例如通过语言对话提问的形式,自动判断公司最近最重要的项目及其是否存在风险。我们在这方面持续投入,可以期待一下。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