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前言
- 技术进步:创作的无限可能
- 灵感侵蚀:创意的迷失与困惑
- 平衡与共生:未来创作的双赢之道
- 结语
前言
大家好,我是喵喵侠。之前跟被删姐姐的一次闲聊中,聊到了AI创作的话题。我们最近都在写文章嘛,有时候会觉得写文章耗时耗力,或者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主题,就不太想写。我当时就说到可以通过语音转文字的方式,口述一篇文章,然后让AI润色一下。她说自己是一个传统的人,觉得这样的文章没有灵魂,还是喜欢自己写。想必很多人也会有同样的顾虑和担忧,担心AI时代的创作,会让文字变得千篇一律,对此我深表理解。我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AI创作的优点和弊端,究竟是技术进步,还是灵感侵蚀?带着这样的疑问,透过我的思考,你会得到自己的答案。
技术进步:创作的无限可能
我们通常说的AI,也叫人工智能,其实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传统的人工智能,我的理解是单一的智能,比方说文字识别、文字翻译、语音识别,这些也叫人工智能,只不过这样的智能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可以代替大量枯燥重复的工作。比方说一个团队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开了俩小时会,传统的方式只能通过录音、专人会议记录,来整理本次的会议纪要,而通过AI的方式,可以快速文字转语音,并对其中的关键字句进行提取,形成更加完整丰富的会议内容。
同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字转语音的方式,来写一篇文章。对于胸有成竹的人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出口成章只不过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就像前东方甄选的董宇辉一样,随随便便张口就是一篇小作文。我所认识的一位腾讯云TVP技术大佬,就是通过【输入法语音转文字 腾讯文档】这样的方式,先是完成了90%以上的内容输出,然后对极个别错别字或者语句不同的地方,进行手动修正,一本技术书籍的创作就是这样完成的。如果再结合目前的AI大模型,对一些遣词造句、修辞手法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以修正,这样创作出来的文章,无论是内容质量上,还是观感上,都会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用好了AI工具,可以有效的提升创作的效率,可以让创作输出的过程更加顺畅。
灵感侵蚀:创意的迷失与困惑
也许你会觉得,上面的例子,可能并不能很好的解答你的疑惑。那么我再来举一个偏向现实的例子吧,这里我先来讲一个小故事:
在某某科技公司中,有一个领导叫老马,他有一名员工叫小王。
某天老马需要在某个会议上发表演讲,指定小王负责会后他的演讲稿编写。
老马在业界赫赫有名,演讲无数,这种场景见得很多,身经百战。他每次演讲的内容,都发人深省,让人回味无穷。
而小王在部门里是出了名的认真严谨,领导交代的事情从不马虎,总是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这次的演讲稿也不例外,小王一五一十的认真记录了老马说过的每一句话,并加以润色,完成了一篇出色的演讲稿。发表出去后,阅读量轻松破了十万加。
显然在这个故事中,老马是一个创作者,小王是一个工具人,演讲稿的内容,几乎全部来自于老马的演讲口述,这点毫无争议,创作权归老马所有。
可如果故事情节变一下,老马上台三分钟自我介绍,剩下的内容全部由小王来讲。会议结束后,小王整理了演讲稿,把作者的名字写成了老马,这时候的创作权归谁呢?按理说应该归小王,因为老马几乎没讲什么,可名字写的就是老马,而且小王也不介意这个内容归老马所有,那么这个是不是就算老马的呢?如果老马每次都是这样,事情都让小王做了,那么长此以往,老马的价值何在呢,难道只能扮演一个吉祥物吗?
老马和小王的关系,就好像创作者和AI的关系。如果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创作者本人创作,AI只是加以辅助,那么创造权还是归创作者所有;可如果创作者只是给出了几句简单的指令,要求AI写一篇文章,在这种情况下,内容还是可以说是归创作者所有。就好像领导指挥员工做项目,项目做成后,项目最大的成功是领导的,而并非员工。就好像微信这款国民级APP,我们通常会说这是张小龙创造的,而并不会说是张小龙下面的多少名员工共同创造的一样。
AI的发展速度,这两年大家有目共睹。它好像越来越智能,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很多情况下,它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你会觉得它很聪明,甚至比人做的更好。如果每次创作的时候,都需要先问问AI应该怎么做,或者自己不知道做什么,让AI来帮你做,时间久了,自己是不是就废了呢。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情,用进废退的道理显而易见。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困惑,所以在平时写的过程中,我会更倾向于把它当做我的助手,或者是私人秘书,帮我处理一些重复的工作,帮我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对了,故事里面的人物是我随手编的,欢迎对号入座。
平衡与共生:未来创作的双赢之道
对于喜欢创作的人来说,创作本身是一种乐趣,如果这种创作体验乐趣,不能亲力亲为,大部分被AI替代了,那么创作的意义似乎也就没有了。当然是否使用AI,使用AI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创作目的。如果只是写一些随笔,亦或是分享一些自己独有的经验心得,这种情况自己写是做好不过了;倘若是需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创作出一件「商品」,「商品」的形式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张照片、一部视频等,为了就是作品能带来流量,带来收益,那么大量使用AI创作无可厚非,这时候的AI就是赚钱工具。
当然也不排除使用AI创作,也会带来乐趣的情况:
- 对于不会编程的人来说,通过AI的方式,结合自身学习,写一篇入门级的技术教程,是完全可行的。
- 对于不会画画的人来说,通过对AI绘图工具的学习,生成精美的图像或照片,是完全可行的。
- 对于不会乐理的人来说,通过对音乐风格的描述,加上对歌词的内容的描写,生成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从最原始的肢体语言相互比划,到说话,到写字,到打字,再到现在的AI创作,其实是一个表达方式的变化。如果你觉得传统的方式更能让你静下心来创作,坚持下去是一个挺难得的事情。如果你对新的AI创作感兴趣,不妨大胆尝试,相信你会惊叹与AI的创造力,也相信你不会因为AI的出现,丧失你原本宝贵原始的创作力。
结语
AI创作就像美颜,轻度美颜是修饰,重度美颜是诈骗。把握好AI使用的度,可以让创作力尽在掌控之中。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就好好体验并享受;不需要费劲劳神的事,就交给AI去处理。就好比玩游戏这件事,你才是玩家,工具、脚本、代练等都只是用来节约你宝贵时间的方式而已,不可本末倒置。
最后还想说点什么,想过让AI结尾,还是自己来吧:
纯AI创作的内容,看多了一眼就知道是AI,而人为手写的内容,一看就是手写。可能过几年真假难辨,AI无懈可击。可那又如何,比起AI,我更希望与真实的人交流,与人交流思想有交融,有碰撞,而AI态度立场永远正确,有时候你会觉得它只不过是一个旁观者,让你觉得过于陌生和遥远。所以我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够留下你的思考与间接。无论是你对于AI创作的思考,还是对AI工具的使用,都可以在评论区分享。
小彩蛋:猜一猜,在本篇文章中,哪些部分我用到了AI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