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图(二)将邻接矩阵存储转换为邻接表存储

2024-07-30 10:37:05 浏览数 (1)

1. 引言

  图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图的表示方法中,邻接表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适用于稀疏图。

本实验将介绍如何使用邻接表表示图,并通过C语言实现图的邻接表创建。

2. 邻接表表示图的原理

2.0 图的基础知识

a. 类型

  图(Graph)是由节点(Vertex)和节点之间的边(Edge)组成的一种数据结构。图可以用来表示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或连接方式。在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对象,而边则表示节点之间的关系或连接。根据边的性质,图可以分为有向图(Directed Graph)和无向图(Undirected Graph)两种类型。

  • 有向图是指图中的边具有方向性,表示节点之间的单向关系。例如,如果节点A指向节点B的边存在,则从节点A可以到达节点B,但从节点B无法直接到达节点A。有向图中的边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 无向图是指图中的边没有方向性,表示节点之间的双向关系。无向图中的边是双向的,即从节点A可以到达节点B,同时从节点B也可以到达节点A。
b. 表示

  图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常见的有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和邻接表(Adjacency List)两种形式。

  • 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数组,用于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对于有向图,邻接矩阵的元素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边的存在与否;对于无向图,邻接矩阵是对称的。
  • 邻接表是一种链表数组的形式,用于表示每个节点和与之相连的边。对于每个节点,邻接表中存储了与该节点直接相连的所有节点的信息。

2.1 有向权图

  有向权图(Directed Weighted Graph)是指图中的边具有方向性和权重(Weight),表示节点之间的单向关系以及边的权值。每条边都有一个与之关联的权重,用于表示节点之间的某种度量或成本。

2.2 无向权图

  无向权图(Undirected Weighted Graph)是指图中的边没有方向性但具有权重,表示节点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边的权值。无向权图中的边是双向的,权重可以用于表示节点之间的某种度量或成本。

2.3 无向非权图

  无向非权图(Undirected Unweighted Graph)是指图中的边没有方向性也没有权重,表示节点之间的双向关系但没有额外的权值信息。无向非权图中的边是双向的,仅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含其他度量或成本信息。

2.4 有向非权图

  有向非权图(Directed Unweighted Graph)是指图中的边具有方向性但没有权重,表示节点之间的单向关系但没有额外的权值信息。有向非权图中的边可以是单向的,表示从一个节点指向另一个节点的关系,但不包含其他度量或成本信息。

3. 实验内容

3.1 实验题目

  将邻接矩阵存储转换为邻接表存储

(一)数据结构要求

  邻接表中的顶点表用Head 数组存储,顶点表中元素的两个域的名字分别为 VerNameAdjacent,边结点的两个域的名字分别为 VerAdjlink。边链表中的边结点按照顶点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

(二)输入要求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0,1,1,1,1,0,0},
{0,0,1,1,0,0,0},
{1,0,0,0,0,0,0},
{0,0,1,0,0,0,0},
{0,0,0,0,0,1,1},
{0,0,0,0,0,0,1},
{0,0,0,0,0,0,0}
(三)输出要求

按照顶点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输出每个顶点的边链表。形如: “顶点 0 的边链表为:1->2->3->4->5->6->7->8”

3.2 算法实现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N 7
int A[N][N]={
    {0,1,1,1,1,0,0},
    {0,0,1,1,0,0,0},
    {1,0,0,0,0,0,0},
    {0,0,1,0,0,0,0},
    {0,0,0,0,0,1,1},
    {0,0,0,0,0,0,1},
    {0,0,0,0,0,0,0}
};
typedef struct P{
    int VerAdj ;
    struct P *link;
}P;
typedef struct Q{
    int VerName;
    P *Adjacent;
}Q;
typedef struct{
    Q Head[20];
}Graph;
void Create(Graph *g)
{
    int i,j,n,t;
    for(i=0;i<N;i  )
    {
        g->Head[i].VerName=i;
        g->Head[i].Adjacent=NULL;
        P *p=(P*)malloc(sizeof(P));
        t=0;
        for(j=0;j<N;j  ){
            if(A[i][j]){
                if(t==0){
                    //printf("%d&%d ",A[i][j],j);
                    g->Head[i].Adjacent=p;
                    p->VerAdj =j;
                    p->link=NULL;
                    t=1;
                }
                else{
                    //printf("%d&%d ",A[i][j],j);
                    P *q=(P*)malloc(sizeof(P));
                    q->VerAdj =j;
                    q->link=NULL;
                    p->link=q;
                    p=q;
                }
            }
        }
    }
}
void Output(Graph g)
{
    int i;
    for(i=0;i<N;i  )
    {
        printf("顶点%d的边链表为:",i);
        P *p=g.Head[i].Adjacent;
        while(p)
        {
            printf("%d",p->VerAdj );
            p=p->link;
            if(p) printf("—>");
        }
        printf("n");
    }
}
int main()
{
    Graph g;
    Create(&g);
    Output(g);
}

4. 实验结果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