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等多种因素的强力冲击下,超市、百货等零售实体店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以超市为例,据相关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14日,沃尔玛、卜蜂莲花等大型超市共关闭94家门店,或转战电商平台,或向小型便利店转型,一时间,大型超市的发展前景陷入了困局。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多个行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帮助,像医疗、出行和办公等等,而在超市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还不是很多。不过,在超市零售业,人们的消费依旧是其业务盈利的最大点,因而如何吸引、挽留顾客就是一个问题。对此,从顾客的痛点出发,人工智能等硬科技或许能够让超市零售业走出当前的困局。
利用AR技术,让shopping变得更放心
当前,在与电商的竞争上,货物的正品和拿在手上、看在眼里的安全感成了超市零售业那所剩不多的优势之一,尤其是某些生鲜商品,从而成为了人们还愿意去逛超市的其中一个原因。不过,在这优势的后面,对于货物的一无所知也成为了顾客一个头疼的问题。
对此,AR技术倒是可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超市零售商可以选择做一个融入了AR技术的APP,或是在超市入口准备一批具备AR功能的硬件,像带有摄像头和显示屏的智能手环等等。届时,顾客若想知道某种商品的消息,只需用手机APP或是AR硬件对着商品货架上的某些标志一扫,即可在设备中看见一个介绍此类产品的人物,此外,除了商品本身的基本信息,还包括网上的一些顾客评价等等,让顾客在对商品放心的同时,也免去商品搜索等烦恼。
加载AI技术上,让过程便捷化
对于超市,人们总有种“又爱又恨”的心理,爱的是它商品齐全,基本上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恨的是要排队结账并将之带回家,对于每逢节假日的顾客爆满以及东西不小心买多了的情况,大多人心里都是怨气冲天,尤其是那些家离超市并不近、交通又不是太方便的人来说,去一趟超市简直就是灾难,比如镁客君我。此外,虽然逛超市很有趣,但是若是找不着商品的所在区域也是一个令人抓狂的时候。
细细想来,对于这种情况,人工智能还是可以给予很大帮助的。我们来想象一下,利用上文提及的手机APP或是智能硬件中所包含的地图,顾客只需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在其中输入商品类型甚至具体到商品名称,其中的语音助手便会以语音的形式进行导航。
在选购商品的时候,不同于现在摆满商品的超市货架,为了更好地体验,每种商品只会在货架上面摆个一两件,以便顾客亲自查看。当顾客决定购买之时,只需按下货架上的指纹识别按钮(指纹、人脸等相关信息在顾客进来之时已经同步到手机APP或智能硬件之中),随后,仓库中的机器人便会根据生成的订单为顾客准备商品。当然,如果之后不想要的话,顾客只需在APP或是智能硬件的购物车内取消即可。
目前,为了简化购物过程,不少零售商都推出了购物机器人,相对于手机APP或是智能硬件,占有一定空间的机器人或许会有所不便,尤其是顾客爆满的时候。
在购物的最后,当确定货物正确,在APP或智能硬件中选择带走或是送货到家服务,顾客只需归还智能硬件设备然后走出大门即可。在这过程中,顾客的订单已经上传至后台,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顾客出门的那一瞬间,超市将从顾客的账户中扣除相关资金。
因为订单的同步,在顾客尚未出门之时,其所选商品已被仓储机器人准备好,到时,选择带走的顾客不必等待即可直接带走商品,至于选择送货到家的,小型货物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运送,体积较大的则在订单完成后由机器人装运上车。当然了,这些服务也不是免费的,依据运送方式的不同,顾客也需付出相应的服务费用。
分析大数据,让超市运作更为高效、人性化
对于超市而言,如何吸引顾客永远是一个问题,当前,超市多是通过打折优惠活动来获得顾客的光顾。的确,“打折优惠”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如今,大数据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利器”,被应用在了多个领域之中,在如何吸引顾客上,大数据也有着用武之地。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以往顾客的购物数据或是网络浏览数据,超市可以在分析获知顾客的购物喜好,从而利用移动设备对顾客进行推荐,包括优惠活动或是新产品等等,从而吸引顾客前往超市。
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超市也可以对商品进行整理,以A、B两种饮料为例,在销量上,A饮料比B饮料多出数倍,利用大数据,超市可以很快的获知此信息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分配方案,从而实时对进货数量进行调整。另外,通过对网络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超市也可以获知当前顾客心中喜爱产品或是市面上的热销产品,以便对商品的进货和摆放位置等等进行优化调整,让其价值体现率更高,避免商品囤积或脱轨于顾客而带来的损失。
虽说电商为人们的购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不能抵消“逛超市”所能够带给人们的安全感和趣味性,然而,面对越来越懒的动的顾客,“便捷”的优势总是那么的具有诱惑力。面对此,在智能化趋势的如今,要想成功“翻身”,超市唯有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围绕“顾客痛点”开拓出更为便捷,甚至是极致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