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cker build
docker build -t <harbor地址>/<项目名称>/<image-name>:<image-tag> -f <Dockerfile路径> <上下文路径>
docker build 声明构建一个镜像
-t 必选,定义构建镜像的名称和版本,中间使用“:”分隔。
-f 可选,定义Dockerfile所在位置,默认为当前目录。
<镜像仓库地址> 必选,镜像仓库地址为:harbor.test.com
<项目名称> 必选,创建的项目名称
<image-name> 必选,构建生成的镜像名称,只能使用英文字母,数字,横杠,反斜杠。镜像名称应该能正确标识镜像的作用,提供的服务,建议使用服务名称作为镜像名称。
<image-tag> 必选,构建生产的镜像版本,只能使用英文字母,数字,横杠,点。镜像版本应该能标识镜像内容的时间关系。如加入此镜像部署的环境,构建镜像的源代码的commit id,构建时间等,请使用一下规则:<环境>-<制品版本号>-<时间戳>
<环境> 可选,标识这是个正式镜像还是开发测试镜像
<制品版本号> 必选,用于区别制品,应该能够通过制品版本号查询到这个制品提供的功能,留存的BUG等信息。如使用git commit id、产品版本号、代码版本号等。
<时间戳> 必选,标识构建时间,使用的日期格式为yyyyMMdd,如果构建量大,可以具体到时分秒。
<Dockerfile路径> 构建镜像模板所在的路径
<上下文路径> 必选,定义构建镜像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文件所做目录,由于上下文在构建过程中被docker-engine进程加载,请不要定义过大范围的目录,推荐把需要使用的文件放到同一个目录下,提高构建速度。
2、 docker images
docker images 查看docker环境下保存在本地的镜像
3、 docker run
docker run -p 外部端口:内部端口 -e 变量名=变量值 -v 宿主机目录:容器内目录 -d <image> <command>
docker run运行一个镜像,创建一个容器。
-p 可选,容器暴露的端口映射,配置后,可以通过访问宿主机的端口访问容器提供的服务。底层原理是在iptables中增加转发规则,可以使用多个-p映射多个端口
-e 可选,定义容器的环境变量,可以使用多个-e配置环境变量
-v 可选,定义目录或文件映射,可以把宿主机的目录或文件映射到容器内,并覆盖相应的目录。可以使用多个-v配置多个目录映射
-d 可选,容器启动后,在后台运行,并返回创建的容器id
<image> 必选,容器运行使用的镜像
<command> 可选,启动容器使用的命令,会覆盖Dockerfile中CMD定义的命令
4、 docker ps
docker ps -a
docker ps 查看运行中的容器
-a 可选,查看所有容器,包括错误退出和停止的容器。
5、 docker stop
docker stop <容器>
docker stop停止一个容器的运行
<容器> 必选,容器名称或者容器id
6、 docker rm
docker rm <容器>
docker rm删除一个非运行中的容器,如果容器运行中,可以先使用停止命令
7、 docker rmi
docker rmi <镜像>
docker rmi 删除一个未被使用的镜像,如果镜像使用中,请先删除对应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