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软考里面,每个级别对应的职称都是工程师
。对于我来说,工程师这个职称第一印象都是带安全帽,反光衣行走在工地;或者一身白衣,带着眼镜研究高精密硬件的人。
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
但通过百科的解释,发现似乎我这样在座位上敲敲代码,和同事聊聊天的人也是一名“工程师”。
今天来聊一聊《卓有成效的工程师》
这本书。
关于这本书
作者Edmond Lau
是国外知乎(Quora)的初创成员之一,可以在书里看到很多关于Quora公司的例子。两位译者,一位是腾讯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T11研发效能专家顾宇
,另一位是凯捷中国数字化团队总经理,首席咨询顾问万学凡
。
整体介绍
全书主要突出一个概念:高杠杆率
。一个卓越的工程师,不仅在代码上能够十分高效,在工程进度、管理,团队上也有卓越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高杠杆率呢?我们把投入时间,带来的收益做除法。得到值就是杠杆率。
章节解读
这么看公式其实还是有些抽象,我们就本书第四章:投资迭代速度
来讲。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使用工具。在写代码或者写文档时也离不开各种工具,良好的工具能够大幅减少工作时间。但是总有些机械重复的工作,没有可用的工具。但是,好在我们是程序员。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或是AI,总有一个可以代替我们来执行的脚本
。
开发中,使用AIGC来提示一些代码逻辑;部署中,使用各种自动化工具帮助我们一键流水线部署;运维上,自动对安全漏洞进行规避。这些都是减少投入时间的技能,如果场景足够多,那么对未来的价值越来越大。
以上就是新增一个研发功能,来减少原有的投入时间,提高了真实的杠杆率。同时利用到了第三章的技巧,调整优先级。
第八章:权衡质量与务实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这是需要我们结合当下的情况来权衡,没有确切的答案。
正如书中所述:
归根到底,软件质量是一个权衡问题,并且不存在什么通用规则可以指导我们具体怎么做。
但是,随着手段的提升,质量问题逐渐被消减。比如越来越多的公司有自己的代码审查,CodeStyle。甚至有一个专业团队;其次,优秀的设计模式落地对冲复杂多变的场景;再然后,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框架的涌现,使得开发的自测成本降低,节约大量时间保证质量。
对于务实来说。我更推荐另一本书:《程序员修炼之道》
两本都非常注重实操性,第二本的一百条贴士,历经二十多年始终流行。
整书感悟
很早就拿到了这本书,借这次机会,二次重读,并向大家安利。这个时代是个快节奏的时代,做好时间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可事实真相是,大家都在同一个时间维度,没有人能管理时间。
那么唯一可行的就是加强价值。书的原来英文名是The Effective Engineer。直译是高效率的工程师,中文版的书名更有冲击力。
回到本文开始,我也是一名”工程师“,算不上严谨。纯粹的工程师不仅仅是考虑今天的任务什么时候完成,明天我要做什么任务的CRUD仔。还要对设计,管理,评估等各方面都有思考的人。而卓有成效的工程师,对效率的追逐更上一步。
全书三部分,树立概念,持续执行,未来投资。当你整体看完你可能记不起来什么。但是当你回到工作岗位上你发现,会议可以不用开3h,事先邮件通知会议内容,甚至有时可以避免开会;新人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环,不仅是技术的培训,也有作业的培训,并且请集中时间处理等等。
所以你读完可能不会一下子成为卓有成效的工程师,但你一定会关注效率,并且知道怎样更有效率,这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