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数字化转型在金融行业的深入推进,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科技投入,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数实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六大国有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银行最新发布的2022年年报,探讨了银行数字化创新的新动向以及数字技术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成效。
核心发现:
– 2022年六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科技投入达1826.27亿元,占营收比重达3.37%。
– 人工智能应用深化、云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是银行科技投入的重点方向。
– 通过科技人才招聘 内部人才培养打造数字化队伍,叠加内外部组织架构调整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 银行数字化转型投入已经效果初显,据测算,银行科技投入每提升10%,将带来ROA提升0.028,ROE提升0.313,成本收入比降低0.062。
– 数字技术在小微、制造业、科创、绿色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赋能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科技投入持续攀升
重点投入四大方向
2022年初,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在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信息科技投入持续攀升,投入总计达1826.27亿元,同比增长8.36%。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提升至3.37%,比上年提升0.25个百分点。
从各银行2022年的金融科技投入来看,六大行仍然是科技投入的“主力军”,投入均超百亿。2022年,六大行科技投入合计达到1165.49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262.24亿元的科技投入排名第一。交通银行2022年发力金融科技建设,科技投入同比增长32.93%,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26%,增长领先其他大行。
股份制银行也是科技投入“实力派”,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均超3.5%。其中,招商银行投入最高(141.68亿元),且超过了六大行中的交行和邮储银行,表现亮眼。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4%,各股份制银行均超3.5%,纷纷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力科技创新寻求创新空间。
从科技投入的方向上看,通过对上述18家银行年报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对比2012年、2017年各行年报中的金融科技词频,2022年,各银行在人工智能、产业金融等领域的关注迅速增长。当前,人工智能应用深化、云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是银行金融科技投入的重点方向。
方向1:人工智能从部分场景到全面应用
从流程自动化到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智能识别,甚至大模型,商业银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2022年,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务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加速拓展,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正在从营销、客服等支持性服务向风控、授信等核心业务扩展。例如,工商银行推进“融安e”系列风控系统建设,包括依托上百个风险类别、逾30亿数据的银行业首个金融风险信息服务产品“融安e信”、信用风险监控系统 “融安e防”、企业级反欺诈平台“融安e盾”等,全方位提升智能风控水平。邮储银行的邮储大脑机器学习平台已训练研发300余个涉及授信、评级、预警、限额等信贷场景的智能模型,辅助提升线上审批效率。交通银行利用全栈式知识图谱平台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等上下游产业链路,助力业务织网补链。优化电信欺诈账户拦截规则,提升风险预警精准性,全年管控欺诈账户1,600余个。
另一方面,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大模型等技术与业务的结合更加紧密,人工智能在重复性业务中的应用深度进一步提升,助力银行提升效率、优化客户和员工体验。例如,交通银行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动业务操作自动化,开户影像资料核查等任务从原先的3个月压缩至1周。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也全面推广RPA和OCR应用,实现内部营运智慧化,提高员工工作效能,全面提升内外部体验。此外,农业银行深入研究AI大模型技术,于2023年3月推出了金融行业首个自主创新的金融AI大模型应用ChatABC,可初步具备自由闲聊、行内知识问答、内容摘要等多类型任务的服务能力,已在行内多个渠道以多轮问答助手、工单自动化回复助手等形式面向内部员工开放试用。
方向2:从云计算到全面上云
全面上云和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是银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方向,也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障金融系统安全高效的重要任务。
云化数字新基建,一方面能够赋能银行自身业务效率提升,在大幅提升算力的同时降低单位成本。银行通过全面上云,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更敏捷的业务运行,同时,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好的系统可扩展性和稳定性,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强有力技术底座。2022年,招商银行率先完成了历时三年的上云工程,实现了“全面上云”,将全部零售客户和批发客户平稳无感迁移至云上,实现从“传统科技架构”全面转换到“云架构”。“云架构”打破了主机架构下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壁垒,以“微服务”全面重构业务系统,让新业务、新想法快速组装、快速验证。同时,实现容量扩展和算力提升,面对高并发、大流量的活动实现资源弹性供给,随时随地按需配置资源。其他各银行也在发力推进基础设施的云化建设。工商银行持续推广新一代云平台,入云规模及平台能力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分布式技术体系日均服务调用量超过170亿次。平安银行推动约2000个应用上容器云,同比节省CPU消耗约40%、存储资源约36%、科技成本约2000万元。光大银行开发自主可控全栈云,业务应用系统上云率近90%。兴业银行基本建成云原生技术体系,系统上云率超60%。
另一方面,能够赋能银行通过构建云平台,为外部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在上云的过程中,头部银行构建了一系列金融云服务产品,包括云存储、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安全等。除了满足自身需求,银行还能够通过构建金融云服务平台,将自身的云服务能力向外赋能,为金融行业内外的其他企业提供云服务,助力企业利用银行的云服务产品来实现数字化转型。例如,建设银行打造了具备新金融共享特征的行业云“建行云”, 建行云整合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搭建了符合行业监管和金融级标准要求的金融技术底座,能够在服务建行内部的同时赋能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为其提供一站式行业云化整体解决方案。这种平台生态化的服务模式将为银行上云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和收益,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银行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深度,为中小银行上云提供可行路径。
方向3:数字化重点从C端向B端转向
近年来,银行机构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服务C端的零售金融业务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心正在从C端向B端迁移,聚焦于服务B端对公业务的产业数字金融,成为业务数字化的投入重点。
产业金融在我国是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专注于服务B端产业链企业的重要金融服务形式。2022年初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也为银行推进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强调要利用大数据赋能,大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加快产业金融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增强对核心企业客户的数据分析与洞察能力。
大型商业银行当前主要从两个渠道入手,探索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创新。一种典型渠道是应用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围绕重点行业、重要产业链、大型企业或园区,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例如,工商银行积极与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搭建产业链场景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定制化线上融资产品,有效满足产、购、销多元化金融需求。建设银行针对央企客户构建一站式直联对接、标准化信息集成、全流程运维支持的服务体系,为央企客户提供司库建设综合服务。交通银行推出自建智慧交易链平台,对接中航信、中企云链等16家主流平台,实现跨场景金融合作、全程自动化秒级放款等功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中信银行聚焦服务科创企业、绿色经济、资本市场等重点客群,围绕“百渠千链”批量获客渠道、园区金融、私公联动等重点场景形成专项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企业客户能力持续提升。平安银行2022年持续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客群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涵盖应收账款确认及转让、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服务,实现供应链业务的智能化、数字化经营,全年累计为29,712家企业客户提供了线上金融服务。
此外,银行还通过SaaS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以“金融 非金融”的模式提升对公业务线上化水平。例如,中国银行推出一站式企业数字化经营平台“中银企业e管家”、“中银企业云直联”,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长尾客群。招商银行以财资管理云、薪福通、发票云、销售云等产品助力产业数字化。以“科技普惠” 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布薪福通4.0版本,助力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推出财资管理云标准版,发票云全面支持纸电一体化全票种开票;E餐通聚焦餐补福利等服务,推动企业客户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浦发银行面向汽车、商超、乡村等行业或赛道,在统一收款与对账、物流监管、仓储管理、导航营销、乡村电商等领域构建行业解决方案,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变革。民生银行构建“民生财资云”,以资金流数字化和信息流互联互通为核心,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效率;上线“企薪通”、“彩银通”等生态服务产品,打造融资、账户、财富、结算、薪资代发、人事管理等“金融 非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多元场景服务。
数字技术在产业金融的大规模应用,让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转化为“数字信用”,同时使得银行能够看得清、管得住资产,显著降低了对公信贷中的风险成本。未来,随着数字技术在B端业务中的深度应用,产业数字金融有望如零售金融领域一样,通过线上化服务,帮助众多中小微企业获得普惠金融服务,从而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方向4:从数据治理到数据驱动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然而由于银行不同业务条线系统建设存在时间差异,各个条线往往根据自身需求独立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加工,导致行内形成了一个个“烟囱式”的数据孤岛。分散的数据源、海量的数据规模、不统一的数据标准,成为银行数据治理的难题。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银行数据驱动的思维不断增强,数字化转型的重心逐渐从前端的业务创新向中后台的架构变革渗透。央行的《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搭建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一体化运营中台,建立智能化风控机制,全面激活数字化经营新动能”。
目前,多家银行正在通过发力数据中台建设,发挥数据要素价值,降低数据应用门槛,从而推动各业务系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用数,进一步开发业务场景。
一是建设数据中台,提升员工用数能力与用数体验。2022年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已启动数据湖建设,推进数据深度整合。建设银行打造了企业级“数据与分析”智能中枢,构建了统一的数据应用体系,高效、快捷支持本行各级机构按需自主用数。中国银行加速夯实数据治理基础,累计梳理280万个数据项,形成22万个数据字典项,数据资产价值持续释放。招商银行进一步深化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建设,以数据赋能员工各类经营分析工作,大数据服务覆盖率达到全行员工五成以上。邮储银行推进全行数据资源实现统一接入、统一存储、统一加工,大数据平台整合接入行内146个业务系统。
二是发挥数据要素价值,赋能业务创新与能力升级。在数据中台建设的基础上,建设银行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推出“云税贷”、“抵押快贷” 等一批普惠金融产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研发大数据产品190多个,广泛应用在全行客户营销、风险管控、精细化管理等业务场景中。浦发银行迭代升级以天眼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风控体系,引入工商信息等多维外部数据,有效辅助审贷决策。邮储银行数据中台优化用户可视化交互体验,累计上线手机银行千人千面、生肖卡营销活动等200余个数据服务内容,支撑营销管理、客户分析等9大场景。
发力科技人员布局
组织架构引领转型
“人才”是数字化建设的关键生产要素。随着各银行将金融科技提升到战略高度,除了资金的投入,各银行也在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力度,并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和创新,以期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
2022年,15家大行[1]总员工数232.46万人,规模比上年增长1.2%;其中,科技人员共计12.90万人,同比增长10.7%,在员工中占比达5.55%。在总员工规模基本稳定的趋势下,科技人员数量逆势扩张,说明科技人才的布局已成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从各银行2022年的科技人员布局来看,国有大行科技人员数量领先,但股份制银行科技人员占比较高,人才结构调整步伐更为迅速。工商银行科技人员布局遥遥领先,2022年金融科技人员3.6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3%,数据分析师超7700人,发力科技人才高地建设,通过人才流动推动科技基因融入经营管理。占比上看,兴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最高。2022年,兴业银行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调整优化数字化人才队伍结构,科技人员6699人,较上年增长102.82%,占全行员工的11.87%。此外,包括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在内的多家股份制银行,科技人员占比也超过9.5%,高于六大国有行。
此外,多家银行通过内部人才培养,提升全员的数字化认知和技能。华夏银行启动运营千人数字人才计划,围绕数据分析师和数字产品经理两个方向,组织数据分析建模特训营,举办公司条线建模培训专班,提升运营人才数字化水平。广发银行坚持推进数字文化宣贯和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广发大讲堂”数字化相关专题培训,强化全行对数字资产、数字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引发数字化转型思维碰撞。恒丰银行深入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建立数字化人才继续教育机制,累计培训认证3522名通识型数字化人才、115名专业型数字化人才。在培训中,银行也发力开发数字化培训工具,将智能化手段应用到员工培训中。邮储银行将智能语言语音系统应用在客服助手、陪练机器人等领域,在客服人员的事前培训、事中辅助、事后质检等方面的流程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纷纷通过组织架构的优化,构建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多家银行通过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突破传统组织架构的边界,优化激励措施,吸引科技人才。金融科技子公司在服务于本行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向其他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输出解决方案,形成了独特的行业创新生态。例如,工商银行向54家同业客户提供反洗钱、风险管理等金融科技服务方案。建信金科营业收入82.4亿元,较上年增长19.2%;净利润0.31亿元,较上年增长269.4%;其中,来自核心产品输出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等各类型银行的收入16.39亿元,较上年增长20%。
在内部架构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成立了金融科技一级部门,通过重构信息科技部、研发中心、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的关系,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加强技术变革与业务创新的深度融合。例如,2022年,光大银行在信息科技部的基础上成立金融科技部,并新设数据资产管理部、科技研发中心和智能运营中心,均为总行一级部门。同时,光大银行通过科技人员派驻机制,在公司金融、零售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增强技术与业务的互动,提升需求响应和系统开发效率,至2022年底已合计派驻科技人员超1300人,派驻的科技人员占比已经超过40%。
数字化转型效果显现
数字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近年来,银行科技投入持续攀升,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具体带来了哪些成效?这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结合2020年至2022年的数据,我们发现,科技投入与银行ROA(资产收益率)、ROE(资本收益率)呈正相关,与银行成本收入比存在负相关。即科技投入越高的银行,往往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ROA、ROE),成本投入效率也更高。这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投入已经效果初显,数字技术在产品创新、运营管理、营销拓客等方面的应用,能够赋能银行提升盈利能力、降低成本。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及了数字化运营对成本降低的贡献。例如,建设银行运用RPA等智能技术提升集约化作业质效,新增应用场景307项,全年节省439万个工时。工商银行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识别、智能客服、智能营销等各类业务场景,加快“技术换人”场景应用,全年释放超过1.8万人年工作量。平安银行将多模态识别技术应用于消费金融业务,其中“新一贷”业务通过流程自动化节省人力成本约420万元/年;基于虚拟数字人技术、智能引擎和音视频平台,实现AI客服和人工服务的无缝衔接,节省运营成本约30人/年。
从具体效果上,以银行下一年的ROA、ROE、成本收入比作为因变量,通过对18家银行近三年的数据进行测算[2],我们发现,在控制了银行资产规模的情况下,银行科技投入每提升10%,将带来ROA提升0.028,ROE提升0.313,成本收入比降低0.062。这意味着,科技投入能够在降低银行成本的同时,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数字技术助力银行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业的使命与责任担当。央行《规划》中也特别强调在小微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自2022年以来,银行业加大投融资投放力度,优化信贷投向,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金融动能。从2022年年报来看,各银行持续加大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等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这些领域的贷款增速普遍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数字化转型密切相关,数字技术在小微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创新,进一步提升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1、支持普惠小微
2022年,各银行普惠型小微信贷余额、户数均持续提升。18家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超过1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09%,有贷户数超过1350万户。六大国有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均超过1万亿,股份制银行也积极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力度。各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与需求,应用数字技术不断推出和优化小微信贷服务,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滴灌、落到实处。
首先,银行为小微客户打造线上生态化服务,提供“融资+融智”金融增值服务。例如,建设银行升级打造“建行惠懂你”3.0综合化生态型服务平台,形成涵盖信贷、财富、经营三大板块的功能布局,打造开放共享可持续的综合服务生态体系。中国银行推出普惠金融“惠如愿”APP,拓展数字化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融资申请、商业资讯、商机对接等综合服务,构建普惠金融智能化服务生态。邮储银行升级打造小微企业手机银行APP,为小微企业提供申贷、测额、支用等线上融资服务及企业管理、商机撮合、中标信息查询等增值服务。
其次,银行深入场景和产业链,通过产品创新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例如,工商银行创新推出“ e 抵快贷”在线抵押服务,实现抵押类业务全流程、纯线上不落地办理;丰富“ e 企快贷”基于厂房、商用房等非标准押品在线评估功能;在经营快贷方面,打造结算、税务、用工、跨境等全国性场景,以及种养殖、专业市场等区域特色场景;推出基于收单信息的“商户贷”,支持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长尾客户。兴业银行“兴业普惠”迭代升级,构建完成了“信用类”、“抵押类”、“供应链类”、“保证类”四大中小微线上融资产品体系,结合产业链、乡村振兴、科创金融、公私联动等场景,持续丰富线上融资产品。民生银行与优质平台、优质核心企业合作,推出“场景(平台)快贷”、“交易快贷”两款特色产品,更好地实现场景批量获客。
2023年4月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取消了“两增两控”的指标限制,要求银行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小微主体、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量、增强小微企业服务能力。随着小微信贷业务的重点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数字技术在服务小微企业中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深入小微商户经营场景、提供商业资讯和商机撮合等生态化服务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将赋能银行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在支持经济恢复、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支持制造业及新兴产业
2022年,各银行持续深化包括制造业在内的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加大了对制造业信贷投放,增加了制造业信贷资源配置,特别是强化了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从2022年年报来看,各银行制造业贷款增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平均贷款增速。
多家银行应用数字技术解决制造业及科创企业信贷评估难题。例如,建设银行构建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将企业的科技水平纳入银行授信评价体系,通过批量获取国家各部委发布的科技企业名录信息及知识产权信息,挖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运用大数据、智能决策、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自动生成评价结果,将企业的“软实力” 打造成融资的“硬通货”,目前已覆盖超过60万户科创企业。邮储银行依托核心企业上下游订单、应收账款等真实交易信息和产业链场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保理等供应链金融业务,打造客户生态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提升服务制造业企业的能力。此外,针对科创企业,邮储银行在传统评级模型基础上,结合专精特新研发投入、专利、成长性、政策支持等要素开展客户精准画像,还原科创企业真实信用评价,构建“看未来”评价方法。服务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客户5.40万户,贷款增速超过40%。兴业银行充分运用“技术流”评价模式,丰富科创金融全生命周期产品货架,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2年末,合作科创企业5.17 万户,贷款余额增长56.59%。
未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加深,以及产业数字化的推进,数据要素的丰富将为银行服务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业务模式创新,带来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
3、支持绿色产业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绿色信贷环境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数字技术能够解决绿色信贷业务中绿色信息不对称、绿色数据不健全等行业问题,更高效地识别绿色资产、项目、产品和服务,并对环境等效益数据进行高效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建设银行浙江分行创新“碳优贷” 业务,基于当地人行构建的企业碳账户指标体系,将客户碳账户指标情况与本行信贷业务相结合,并实现系统对接,有力支持当地企业低碳生产。2022年,浙江分行累计发放“碳优贷”34.4亿元。农业银行围绕“精准识别、管理赋能、风险管控”等方面,加强绿色信贷数字化建设。持续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推出国家储备林贷款、乡村人居环境贷、绿水青山贷、生态共富贷、森(竹)林碳汇贷等产品。截至2022 年末,绿色信贷余额26,9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4%。光大银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推出“碳易通”场景金融、林权抵押贷款等产品。
总之,当前银行数字化转型正在迈入数字技术与业务全面融合的新阶段,数字化的价值也正逐步显现,在帮助银行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提升了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和能力。以数强实、以数促实,成为银行业推进数实融合的关键词。未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银行业通过数字技术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空间也将更加广阔。
感谢曹骏、杜晓宇、杨望、陈力源等多位老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指导。
注释:
[1]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未披露科技人员数量。
[2]使用18家银行2020年-2022年的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自变量为取自然对数的银行科技投入,因变量分别为银行下一年的ROA、ROE、成本收入比,控制变量为取自然对数的总资产规模以及年份虚拟变量。
本文作者:
王诗卉 腾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 山 波 腾讯金融云商业银行业务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