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Security入门4:各类软件技术架构中,如何保证安全性?

2023-11-21 12:48:25 浏览数 (2)

作者主页:Designer 小郑 作者简介:3年JAVA全栈开发经验,专注JAVA技术、系统定制、远程指导,致力于企业数字化转型,CSDN博客专家,阿里云社区专家博主,蓝桥云课讲师。


引言

在架构设计中,应该考虑将安全防护机制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安全措施和策略,确保全面覆盖系统的安全需求。在架构设计的早期阶段,应该对可能的威胁进行建模和分析,评估系统的风险,以便在设计中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在架构中加入严格的访问控制,包括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和安全策略等,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可以进行特定的操作,可以在系统中加入安全日志和监控机制,记录系统的操作和活动,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以保证系统安全。

一、单体式 Web 软件

1.1 什么是单体式 Web 软件

单体式 Web 软件是一个将所有功能集成到一个独立单元的应用程序,在单体架构中应用程序的所有组件即用户界面,数据访问代码,业务逻辑——都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中,通常在一个单一的代码库中管理,以下是单体式 Web 软件的一些特点。

  1. 一体化:所有app功能都部署在一套服务器集群上,共享同一个数据库。
  2. 开发简单:只需要一种技术栈就能完成所有开发工作,不需要考虑多种技术间的兼容性和交互问题。
  3. 测试方便: 多个功能模块都在一个程序中,便于整体测试和调试。
  4. 交付和部署方便:由于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所以发布新版本或者回滚到旧版本都相对简单。

然而单体式 Web 软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维护起来也比较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微服务,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1.2 如何保证单体式 Web 软件的安全性

保护单体式Web软件的安全性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请同学们参考学习。

数据加密:这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之一。无论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还是在存储时,都应该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不被窃取或篡改。

用户认证和授权:对用户进行有效的身份认证,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同时,实行权限控制,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权限,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或数据。

SQL注入防护:SQL 注入是最常见的Web攻击手段之一。开发者应该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验证和过滤,避免恶意代码的注入。

CSRF和XSS防护: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和 XSS(Cross site scripting)都是常见的Web攻击手段。可以通过设置CSRF Token,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过滤和转义等措施进行防护。

使用HTTPS:HTTPS是一种使用SSL/TLS协议的HTTP通信方式,它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服务器安全:对服务器进行定期的安全扫描和更新,避免已知的安全漏洞被利用。

定期备份:定期对重要的数据和配置进行备份,以防万一。

审计和监控:记录和审查系统的操作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同时,实施实时的安全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二、前后端分离软件

2.1 什么是软件的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是一种软件开发架构模式,它将Web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和数据处理逻辑分离开来。在传统的Web开发模式中,前端和后端是紧密耦合的,前端界面通常依赖于后端的业务逻辑和数据,而后端又需要在前端完成用户交互和展示。这种模式下,一旦后端进行修改,前端就可能需要跟着变动,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

而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中,前端和后端各自独立开发和运行,两者之间通过定义好的API进行数据交互。前端主要负责用户交互和界面展示,而后端主要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在前后端分离模式中,前后端可以并行开发,可以有更高的开发速度和更好的协作效率,前端和后端各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可以更专业,提升质量,前后端分离使得修改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改动一端不会影响到另一端,前后端分离使得前后端的伸缩性独立,可以根据需要对前端或后端进行扩展。

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也会带来一些挑战,比如需要定义清晰的API接口,需要处理好前后端的版本兼容问题,还需要考虑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等。

2.2 如何保证前后端分离软件的安全性?

前后端分离架构提高了开发的效率和扩展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方面的挑战,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前后端分离系统的安全性,请同学做一个简单了解。

  1. 数据加密:所有传输的数据,包括前后端的请求和响应,都应该使用SSL/TLS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篡改。
  2. 认证与授权:前后端之间的每次交互都应该进行认证,确保请求是来自合法用户。并且应该实施精细的权限控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他们被授权的资源。
  3. 安全的API设计:设计API时,应该遵循最小权限原则,每个API只提供必要的功能,不提供额外的信息。同时,对于敏感数据,应该进行适当的脱敏处理。
  4. 输入验证:前端的用户输入应该在后端进行验证,避免SQL注入,XSS等攻击。

三、了解 OAuth 2 框架

OAuth 2.0是一个开放标准,它允许用户授权第三方移动和网页应用以代表自己访问和操作存储在其他服务提供商上的数据,而无需分享凭据(例如用户名和密码)。

OAuth 2.0是一个授权框架,允许第三方应用在所有者的许可下访问其资源,而无需向第三方应用公开用户的身份凭据。

OAuth 2.0定义了四种授权方式,即授权码模式,简化模式,密码模式和客户端模式。并通过访问令牌(access token)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访问令牌是一个字符串,代表了授权的范围和时效性。

  1. 授权码模式:用于有服务器的web应用,是一个重定向的流程,应用将用户导向认证服务器,用户同意后,认证服务器将用户导向应用并附带一个授权码,应用使用该授权码从认证服务器获取访问令牌。
  2. 简化模式:用于无服务的web应用,应用将用户导向认证服务器,用户同意后,认证服务器将用户导向应用并附带访问令牌。
  3. 密码模式:用于信任度极高的应用,用户提供用户名和密码给应用,应用使用它们从认证服务器获取访问令牌。
  4. 客户端模式:用于应用自身需要访问受保护资源,而非代表用户访问,应用直接向认证服务器请求访问令牌。

总的来说,OAuth 2.0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方式,让应用可以访问用户的数据,但是不需要用户直接提供密码给第三方应用,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3.1 授权服务器

在OAuth 2.0框架中,授权服务器(Authorization Server)是一个关键的组件。它负责处理和响应客户端的认证和授权请求。

当一个客户端试图获取访问令牌(Access Token)以访问受保护资源时,需要向授权服务器发送请求。授权服务器需要确认客户端的身份,并验证其是否有权限访问所请求的资源。

如果需要用户明确授权第三方应用访问其数据,授权服务器负责生成并展示这个授权界面,让用户能够理解并决定是否授权。

一旦客户端的请求被批准,授权服务器会发放访问令牌给客户端。这个令牌代表了特定的访问权限,比如访问用户的某些信息或对某些资源的操作权限。

当客户端使用访问令牌向资源服务器请求访问资源时,资源服务器可能回向授权服务器确认此令牌的有效性

因此,授权服务器是OAuth 2.0框架中确保安全的关键部分,它确保只有被授权的应用才能访问受保护的资源。

3.2 资源服务器

在OAuth2.0框架中,资源服务器(Resource Serve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源服务器是托管用户信息的服务器,这些信息被视为受保护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能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照片,联系人等。

当客户端尝试使用访问令牌(Access Token)访问资源时,资源服务器必须验证令牌的有效性。这通常涉及到与授权服务器(Authorization Server)的通信,以验证令牌是否有效,是否在有效期内,并且是否具有访问请求资源的权限。

一旦确认访问令牌有效,资源服务器将提供客户端请求的受保护资源。这可能包括返回用户的个人信息,允许客户端更改用户的设置,等等。

所以,在 OAuth2.0 授权流程中,资源服务器负责保护用户资源,并在适当的授权下,将这些资源提供给第三方应用。

0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