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生产过程中,暴露的金属线或者多晶硅(polysilicon)等导体,就像是一根根天线,会收集电荷(如等离子刻蚀产生的带电粒子)导致电位升高。天线越长,收集的电荷也就越多,电压就越高。若这片导体碰巧只接了MOS 的栅,那么高电压就可能把薄栅氧化层击穿,使电路失效,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天线效应”。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栅的尺寸越来越小,金属的层数越来越多,发生天线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天线效应形成的机理
在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加工工艺中,经常使用了一种基于等离子技术的离子刻蚀工艺(plasma etching)。此种技术适应随着尺寸不断缩小,掩模刻蚀分辨率不断提高的要求。但在蚀刻过程中,会产生游离电荷,当刻蚀导体(金属或多晶硅)的时候,裸露的导体表面就会收集游离电荷。所积累的电荷多少与其暴露在等离子束下的导体面积成正比。如果积累了电荷的导体直接连接到器件的栅极上,就会在多晶硅栅下的薄氧化层形成F-N 隧穿电流泄放电荷,当积累的电荷超过一定数量时,这种F-N 电流会损伤栅氧化层,从而使器件甚至整个芯片的可靠性和寿命严重的降低。在F-N 泄放电流作用下,面积比较大的栅得到的损伤较小。因此,天线效应,又称之为“等离子导致栅氧损伤(plasma induced gate oxide damage)
3. 天线效应的量化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天线比率(antenna ratio)”来量化天线效应发生的几率。
“天线比率(antenna ratio)定义:
Ratio(metal)=Area(metal)与 Area(gate)的比值
Ratio(poly)=Area(poly)与 Area(gate)的比值
Ratio(contact(via))=Area(total contact(via))与 Area(gate)的比值
其中:
Area(metal):指与栅极相连的金属面积;
Area(poly):指与栅极相连的多晶硅(Polysilicon)面积;
Area(total contact(via)):指总共的过孔面积,包含contact孔面积;
Area(gate):MOS管的栅面积。
在实际应用中,天线比率的计算会有如下两种场景
- Net 连接 Diode(OD)场景
- Net 不连接 Diode(OD)场景
3.1 在"Net 不连接 Diode(OD)"这种场景中
天线比率规则定义为:
其中:H为厂商手册中定义的参数,如果计算的结果大于此值,则表示违反了天线的规则。
3.2 在"Net 连接 Diode(OD)"场景中
天线比率规则定义为:
其中:K、d 均为厂商手册中定义的定值参数。
根据不同工艺和不同要求,在算法、面积计算方式会有所不同;
(1)常见的两种算法模式
- Single Layer mode
计算的是单个net每层metal或Poly的面积与相连gate面积的比值;
例如:当检查M1层的天线比率时,会单独把M1层的面积除以与其相连的gate面积;当检查M2层的天线比率时,会单独把M2层的面积除以与其相连的gate面积,以此类推。
检查第n层metal时,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 Cumulative mode (累积天线效应)
即分别计算出不同层metal面积对gate面积的比值,然后再相加;
例如:当检查M3层的天线比率时,会分别计算M1层面积与其相连gate面积的比值,然后在计算M2层面积与其相连gate面积的比值,然后在计算M3层面积与其相连gate面积的比值,最后将这些比值相加得到最终的天线效应比率值,如下表达式:
对于检查第n层的天线比率时,可写成如下表达式:
(2)常见的两种面积计算方式
- Top Area 方式
指的是图形的长度与宽度的乘积;
即:Area=L x W。
- Perimeter(Sidewall) Area 方式
指的是图形的周长(侧墙)与厚度的乘积;
即:Area=2x[(L W)xt]
4. 天线效应解决的几种方法
4.1 跳线法
4.1.1 向上跳线
在实际芯片生成过程中,我们都知道metal和via的制造是从下往上制作的,并且做完一层都会有放电步骤(会放电掉一大部分电荷,但仍然会残留一部分电荷),当我们采用向上跳线时,可以明显看到当前层的面积被减小了(此时上层还不存在),如下图,线长从原来有效长度c变成了现在的有效长度a,故解决了天线效应。
注意:向上跳线的位置尽可能靠近gate。
4.1.2 向下跳线
在特定的情况下,向下跳线同样可以解决天线效应问题,但效果往往没有向上跳线有效。如下图,当metal2违反天线效应时,即使向下跳线,但a段和b段依然会被计算为有效面积,所以此时可能需要向下跳线的线段很长,才能解决metal2违反天线效应,在一些空间有限的案子中很难满足,故Case by Case。
4.2 增加反偏Diode
引入反偏diode(靠近gate)本质是提供了积累电荷的泄放路径,是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同时也是厂商推荐的方法。
注意:将net接到MOS的source、drain或Strap areas也同样可以起到防止天线效应的作用。
4.3 增加buff器件
增加buff器件(靠近gate)本质是增加了gate的面积、减小了metal的面积,也可以有效防止天线效应的产生。对于加buff办法是否影响信号质量,需要电路设计者确认。
5. 问题与讨论
5.1 Antenna rules 是如何做到一层一层的计算天线比率的?
Ans:在ant.drc rule 文件中会有如下语句定义逐层检查:
代码语言:javascript复制DRC INCREMENTAL CONNECT YES
5.2 在版图设计中哪些情况会进行antenna rule 检查?
Ans: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面积过大的metal、Poly线 或 Contact/Via孔;
(2)版图中有MIM电容相关的地方;
(3)版图中有DNW相关的地方;
5.3 如果顶层出现antenna ratio 违反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Ans:如果顶层出现问题,首选增加diode来解决(推荐);又或者向下跳线(不推荐)。
5.4 在进行antenna ratio 计算时,如何确认相同net在不同层的有效面积?
Ans:请参考下图。
-END-
参考资料:
【1】The Art of Analog Layout ,Second Edition——Alan Hastings
【2】天线效应_百度百科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