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接口和实现分离初步简介

2023-11-26 17:08:22 浏览数 (1)

C 虽然不太常提到设计模式,但是对外接口和实现细节的分离仍然是必须的。

今天在提交代码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给出的.h文件中定义了一个类,虽然类中只有一些对外暴露的接口的成员函数,但是类中包含了一些private的成员变量。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从规范上讲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将接口和实现的细节进行分离。也就是常说的信息隐藏。下面通过一个常用的头文件格式进行说明。考虑我们对外Release的一个头文件,a.h

代码语言:c 复制
class A
{
public:
  X getX();
  Y getY();
  Z getZ();
 
private:
  X god;
  Y damn;
  Z it;
};

我们定义了一个类class A类它包含了成员函数 getX()getY()getZ() 分别返回类型为 XYZ 的对象。成员变量 goddamnit 分别是类型为 XYZ 的对象

private成员变量

这种方式的头文件形式如下:

代码语言:c 复制
#include "X.h"
#include "Y.h"
#include "Z.h"
 
class A
{
public:
  X getX();
  Y getY();
  Z getZ();

private:
  X god;
  Y damn;
  Z it;
};

我们在代码开头处进行了头文件引用。包含了 "X.h""Y.h""Z.h" 这三个头文件的引用。这表示类 A 使用了 XYZ 类的定义,

其中我们如果直接使用private的方式进行信息隐藏,面临多个问题:

  • 别人能看到我们private成员变量的信息;
  • 必须同时给出我们依赖的X.hY.hZ.h
  • 依赖的头文件和类本身的任何改动都将引发重新编译,即使这个改动本质上是不影响外部调用的。

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紧耦合,只是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封装,隐藏实现细节。

使用依赖类的声明而非定义

这种方式的头文件形式如下: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X;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Y;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Z;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A
代码语言:txt复制
{
代码语言:txt复制
public:
代码语言:txt复制
  X getX();
代码语言:txt复制
  Y getY();
代码语言:txt复制
  Z getZ();
代码语言:txt复制
private:
代码语言:txt复制
  X god;
代码语言:txt复制
  Y damn;
代码语言:txt复制
  Z it;
代码语言:txt复制
};

可以看到,我们不用再包含X.hY.hZ.h,当他们发生变化时,A的调用者不必重新编译,阻止了级联依赖的发生,但是别人仍然能看到我们的私有成员信息,这也不是我们预想的。

pImpl模式

使用Impl的代理模式,即A本身只是一个负责对外提供接口的类,真正的实现使用一个AImpl类来代理,接口的实现通过调用Impl类的对应函数来实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接口和实现分离

代码语言:txt复制
// AImpl.h
代码语言:txt复制
struct AImpl
代码语言:txt复制
{
代码语言:txt复制
public:
代码语言:txt复制
 X getX();
代码语言:txt复制
 Y getY();
代码语言:txt复制
 Z getZ();
代码语言:txt复制
private:
代码语言:txt复制
 X x;
代码语言:txt复制
 Y y;
代码语言:txt复制
 Z z;
代码语言:txt复制
};
代码语言:txt复制
// A.h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X;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Y;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Z;
代码语言:txt复制
struct AImpl;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A
代码语言:txt复制
{
代码语言:txt复制
public:
代码语言:txt复制
 // 可能的实现: X getX() { return pImpl->getX(); }
代码语言:txt复制
  X getX()
代码语言:txt复制
 Y getY()
代码语言:txt复制
 Z getZ();
代码语言:txt复制
private:
代码语言:txt复制
 std::tr1::unique_ptr<AImpl> pImpl;
代码语言:txt复制
};

来看看这种实现的好处。首先,任何实现的细节都封装在AImpl类中,所以对于调用端来说是完全不可见的,包括可能用到的成员。其次,只要A的接口没有变化,调用端都不需要重新编译。

但是这种实现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多了一个类需要维护,并且每次对A的调用都将是对AImpl的间接调用,效率肯定有所降低。

这种实现方式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 Impl的声明最好设置为struct,原因我也不清楚,因为我用class声明的AImpl(不包含private成员),在Linux上能过,在windows过不去,一直报LINK ERROR的错误。我怀疑windows上看不到类的定义时,直接引用类成员函数会有问题。
  • 一般使用unique_ptr来包装Impl类,但是使用unique_ptr的时候,接口类的析构函数不能直接定义在类的声明中。因为在类的声明中直接定义析构函数(或者使用=default)的时候,看不到Impl类的实现,也就是看不到Impl类的析构函数,而接口类的析构函数,必须要看unique_ptr成员函数Impl类的析构函数,否则会报can't delete an incomplete type错误。
代码语言:txt复制
*   这个错误其实是一类错误,主要是类的声明不知道类的大小,无论是构造还是析构,都不知道需要为类的对象分配或者回收的内存大小,因此是`incomplete type`。
*   同时这中前向声明的方式,通常也用于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但是forward declaration方式,被声明的类只能被用于指针,因为作为类的成员变量,必须知道其大小,而声明的Impl类没看到定义,不知道大小,但是指针的大小是固定的。

Interface类

一个能够同时满足两个需求的方法是使用接口类,也就是不包含私有数据的抽象类。调用端首先获得一个AConcrete对象的指针,然后通过接口指针A*来进行操作。

代码语言:txt复制
// A.h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A
代码语言:txt复制
{
代码语言:txt复制
public:
代码语言:txt复制
  virtual ~A();
代码语言:txt复制
  virtual X getX() = 0;
代码语言:txt复制
  virtual Y getY() = 0;
代码语言:txt复制
  virtual Z getZ() = 0;
代码语言:txt复制
  ..
代码语言:txt复制
};
代码语言:txt复制
class AConcrete: public A
代码语言:txt复制
{ ... };

这种方法也比较常用,好处类似使用Impl模式,代价是可能会多一个VPTR,指向虚表。

我正在参与2023腾讯技术创作特训营第三期有奖征文,组队打卡瓜分大奖!

0 人点赞